[实用新型]一种煤中取水燃褐煤高效燃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4418.4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6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施大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大钟 |
主分类号: | F26B25/00 | 分类号: | F26B25/00;F23K1/00;F23L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215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水 褐煤 高效 燃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发电技术领域,涉及褐煤发电技术,具有地说,涉及一种煤中取水燃褐煤高效燃煤系统。
背景技术
褐煤,又名柴煤,多呈褐色或褐黑色,是一种高挥发份(约50%)、高水份(25%-60%)、高灰份(约30%)、低热值(约3200kcal/kg)、低灰熔点、易风化碎裂、易氧化自燃的劣质燃料,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褐煤主要用于发电厂的燃料,也可作化工原料、催化剂载体、吸附剂、净化污水和回收金属等由于国内发电用煤市场供应状况的变化,国矿产出的烟煤价格居高不下,根据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要求,为保障电煤的长期稳定供应,充分利用褐煤的价格优势,并有利于电厂成本控制,提高发电机组运行经济性,拓宽烟煤锅炉的燃用煤种范畴,对现有电厂的燃煤锅炉的制粉系统进行掺烧褐煤的改造并建设大型的燃褐煤电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褐煤水分较多,大型褐煤锅炉的制粉系统一般采用风扇磨制粉系统或中速磨制粉系统。该制粉系统中是通过褐煤干燥,将褐煤中的水蒸发变成乏气,然后磨制褐煤变成煤粉,同时将煤粉和乏气一并送进炉膛燃烧,然后将随烟囱一并排入大气中。由于高水分的乏气被送入炉膛,使得炉内烟气量增加,并且降低了炉膛温度。
针对上述不足,本申请人之前曾申请了申授权公告号为CN202229208U的中国专利,《一种炉烟干燥及水回收储仓式风扇磨热风送粉制粉系统》。该系统包括锅炉,依次串接连通的原煤仓、下行干燥管、风扇磨煤机、粗粉分离器,煤粉分配器;所述煤粉分离器再连通锅炉的燃烧器,还包括混合室,该混合室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分别连通锅炉的抽烟口和冷烟风机,所述冷烟分机连通锅炉的设在烟道尾部烟气除尘器,所述混合室的出气口再连通下行干燥管,所述锅炉烟道旁设有送风机,该送风机与设于烟道内的空气预热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粉分离器和煤粉分配器之间还依次设有乏气分离器、煤粉仓、给粉机和煤粉混合器,所述乏气分离器上部具有乏气出口,该乏气出口连通乏气过滤器,所述乏气过滤器的出煤口再连通煤粉仓,乏气分离器的出气口连通一乏气风机,该乏气风机再连通脱硫塔;所述空气预热器还连通煤粉混合器。
通过这样的设置,由于产生的包含有水蒸气乏气不随同干燥后的褐煤一同进入炉膛,可以使炉内温度升高,有助于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可以减小锅炉的受热面积,可明显减低锅炉体积和制造成本。另外,该系统用高温烟气和冷烟作为干燥剂其氧含量非常低,这样就避免了褐煤在干燥破碎过程中爆燃事故的发生。另外,本实用新型用热风将干燥后的褐煤送入燃烧器,一方面可以适当提高磨煤机后的出口温度,这样可显著改善燃料的着火性能,锅炉低负荷稳燃性能增强,另一方面保证锅炉燃烧时有足够的热空气。
但是上述结构中并未充分考虑到如何利用乏气中蕴含的热能和水分,乏气的热能回收和水回收不足,导致大量的热能和水资源被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煤中取水燃褐煤高效燃煤系统,主要解决高效褐煤发电技术乏气中的热能回收和水回收。同时回收的热能可以用于锅炉尾部烟气中的热能回收和水回收。该技术可以提高发电厂的热能利用率,提高锅炉效率,同时可以将褐煤中水分凝结出来,以实现褐煤中水资源的大量采集,采集后水经过处理后可用于电厂的补水,可实现水资源节约利用,这对富煤缺水地区意义特别重大。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中取水燃褐煤高效燃煤系统,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煤中取水燃褐煤高效燃煤系统,所述燃煤系统至少包括依次串接连通的给煤机、干燥器、磨煤机、粗粉分离器、煤粉收集器、粉煤仓、风粉混合器以及锅炉,还包括混合室,该混合室的进气口至少连通所述锅炉炉膛上部的热烟抽口,其出气口连通所述干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系统还包括乏气水回收及暖风装置,该乏气水回收及暖风装置内部形成相互隔离的乏气流动空间、冷媒流动空间以及空气流动空间,用于乏气、冷媒和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乏气流动空间的入口通过乏气风机连通所述煤粉收集器,所述乏气流动空间的出口连通所述脱硫塔,所述乏气流动空间还设有供乏气凝水流出的排水口;所述空气流动空间的入口通过送风机与大气连通,所述空气流动空间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二次风风箱连通所述锅炉的煤粉燃烧器,另一路通过增压一次风机连通到所述风粉混合器。
所述混合室的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热烟抽口连通,其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锅炉炉膛中部的中烟抽口,其第三进气口连通设在该锅炉烟道尾部的烟气除尘器。
所述锅炉烟道内还设有空气预热器,该空气预热器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连通到所述煤粉燃烧器,另一路连通到所述风粉混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大钟,未经施大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44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