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护眼光源及护眼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3960.8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2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季杭峰;方溁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天智能照明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7/1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护眼 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护眼光源,及使用这种LED护眼光源的护眼灯。
背景技术
近年来,LED技术发展迅速,新型LED照明光源以其节能、环保、耐用的特点,正逐渐取代常规照明光源。随着LED产业的扩大、应用的广泛,LED对人体的影响也开始受到关注。尽管LED照明技术在节能及高效照明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同时,LED光源对视网膜的危害以及对生物日常生活节律的影响也在提示我们要清醒地看到LED照明对人体生物安全方面的风险。目前大部分的白色LED光是由蓝光LED激发黄色荧光粉后产生的白光,其光谱曲线不平滑特别是蓝光波段的峰值明显高于自然光或者白炽灯。
世界卫生组织WHO爱眼协会公布:2006年至2008年因蓝光辐射每年导致全球超过30000人失明。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数据显示:在中国4.2亿网民中,63.5%的网民因蓝光、辐射有视力下降、白内障、失明等不同程度的眼疾。现有研究表明,一天中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蓝光光线中,将加重视网膜黄斑区疾病、导致白内障术后的眼底损伤、引发视觉模糊和眩光,并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打扰睡眠,提高人体自身重大疾病的发生率。
为避免蓝光对人类的危害,现有技术中已采取一些方案对蓝光加以吸收或阻碍蓝光的出射,如专利号为201110193268.8,名称为《减少LED蓝光危害的镀膜滤光片》的发明专利中,描述了在基体的一侧表面或两侧表面镀以稀土氧化物材料制成的吸光材料,并将该镀膜基体置于光源的出光光路上,达到对光源中蓝光的吸收,从而减少蓝光对人类的危害。再如专利号为201120329140.5,名称为《一种防蓝光LED灯》的实用新型专利描述了通过设置荧光粉层,实现了对光源出射蓝光的散射。
上述方法中均为对光源出射光束中蓝光成分的吸收过滤,经吸收过滤后的LED白光出射光束中蓝光成分减少,从而减少蓝光对人类的危害。然而,这种对已有蓝光的吸收从而达到减少蓝光的方法中,不仅浪费了产生该蓝光的能量,且为了吸收已产生的蓝光,额外的增加了用于吸收蓝光的装置,提高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安全可靠,又节能环保的一种LED护眼光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护眼光源,包括基板和LED芯片,所述LED芯片包括红光芯片和绿光芯片。
优选的,所述红光芯片出射光束峰值波长范围为600nm-670nm,所述绿光芯片出射光束峰值波长范围为525nm-570nm。
优选的,所述LED芯片还包括出射光束峰值波长位于490nm-515nm的蓝绿芯片。
优选的,所述基板上设有三条互不相交布置的轨道,所述轨道呈螺旋分布,所述红光芯片、绿光芯片和蓝绿芯片分别封装在所述轨道上,且分布时每三个不同颜色发光芯片相互靠近组成一个发光单元。
优选的,所述LED芯片光束出射方向上套装有一个中空的散射套筒。
优选的,所述散射套筒包括入光面及出光面,所述出光面的尺寸小于所述入光面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入光面及所述出光面均为多边形。
优选的,所述射套筒包括多条斜向侧棱,相邻的所述斜向侧棱之间形成反光曲面。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护眼灯,所述护眼灯包括上述的LED护眼光源。
本实用新型一种LED护眼光源,光束为不同比例红光和绿光的混合,因无蓝光出射,有利于保护人眼免受蓝光危害,同时具有结构简单、节能、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LED护眼光源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LED护眼光源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至图2所示,一种LED护眼光源,包括基板1和LED芯片,所述LED芯片包括红光芯片2和绿光芯片3。
LED芯片由红光芯片2和绿光芯片3组成,红光和绿光混合后为黄色可见光。而现有技术中,采取对通过蓝光激发荧光粉得到的LED白光,然后采取吸收其中蓝光的方法以减小蓝光的出射量,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出射光束中蓝光含量较小(出射光束接近黄色)。而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中,采用红光和绿光混合出黄色可见光,并且所述红光芯片2出射光束的光强和所述绿光芯片3出射光束的光强均能够单独调节,通过调整红光和绿光的光强比例,同样可以得到与现有技术中经吸收蓝光后的LED白光光谱相同或相近的光束。可将由红、绿光组成的LED灯具在需要持续照明而对显色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场合中,如LED路灯、LED隧道灯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天智能照明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普天智能照明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39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