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混炼机转子组合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3824.9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8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朱华炳;孔令发;张娟;叶斌;祖晅;胡孔元;何高清;郭文来;曹斌;段广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天象龙盟环保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4 | 分类号: | F16J15/3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混炼 转子 组合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混炼机,具体地说是一种连续混炼机转子密封装置。
连续混炼机是橡塑行业广泛使用的加工设备,连续混炼机也常被用于混炼高碳酸钙填充物。连续混炼机在其转子和混炼室之间存在有环形间隙,必须设置端面密封来防止工作时物料的泄漏现象。
目前,连续混炼机所采用的端面密封装置有机械密封、迷宫密封、反螺纹密封等。其中,机械密封是一种较好的轴端密封,也是现有混炼机使用最多的密封方式。然而,由于粉料会进入机械密封的密封面,密封面经过反复摩擦较易磨损造成机械密封失效。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密封效果良好,能防止粉尘泄漏的连续混炼机转子组合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连续混炼机转子组合密封装置的结构特点是:耐磨套筒套装在混炼室的内侧壁上,动圈固定在转子上,定圈由可以提供预紧力的压簧螺母固定在挡板上;在所述耐磨套筒与动圈之间配合设置为迷宫密封结构,在动圈和定圈之间设置机械密封端面,动圈与定圈间的密封端面比压由液压油缸提供。
本实用新型连续混炼机转子组合密封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耐磨套筒,动圈和定圈均为上下剖分式结构。
所述机械密封端面是以碳石墨为材质。
所述机械密封端面是以碳石墨为材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中的迷宫密封结构起到节流阻滞的作用,机械密封结构起到良好的防漏作用,其组合密封形式达到了安全可靠、密封效果良好、防止粉尘泄漏的发明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2b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中标号:1耐磨套筒、2迷宫密封结构、3动圈、4定圈、5油缸支板、6螺栓、7液压油缸、8机械密封端面、9转子、10挡板、11压簧螺母、12混炼室。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中连续混炼机转子组合密封装置的结构形式是:耐磨套筒1套装在混炼室12的内侧壁上,动圈3固定在转子9上,定圈4由可以提供预紧力的压簧螺母11固定在挡板10上;在耐磨套筒1与动圈3之间配合设置为迷宫密封结构2,以起到节流阻滞的作用;在动圈3和定圈4之间设置机械密封端面8,以起到防漏的作用,动圈3与定圈4之间的密封端面比压由液压油缸7提供,液压油缸7固定在油缸支板5上,油缸支板5通过螺栓6固定在挡板10上。
具体实施中,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耐磨套筒1,动圈3和定圈4均为上下剖分式结构;机械密封端面8是以无机材料碳石墨C为材质,其具有自润滑性能良好,摩擦系数低、耐腐蚀性好、导热性好、线膨胀系数低、组对性能及耐温性能好等优良特点,可实现无油或少油润滑;压簧螺母11能为定圈4提供预紧力,用于在混炼机不工作的状态下,使动圈与定圈紧密贴合,防止杂质进入。
本实施例中采用迷宫密封和外压端面密封的双重密封措施,能够有效防止混炼时胶体及粉体从转子轴颈处泄漏,密封效果良好,保证了连续混炼机转子密封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天象龙盟环保纸业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天象龙盟环保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38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灯
- 下一篇:一种无线远程遥控抽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