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耗高效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3813.0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4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琳;辛海亚;方茂长;谢良柱;强昌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4 | 分类号: | F25B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耗 高效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特别涉及可用于变频电冰箱的低耗高效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变频电冰箱应用越来越广泛,变频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家用电冰箱节流装置一般多采用毛细管,毛细管一旦确定之后,其外形尺寸及本身流量就固定下来了,是不可调节的部件。系统稳定运行时,毛细管每一个截面的制冷剂流量都是稳定相同的,而系统的制冷剂流量则受制冷系统每一个零部件的影响,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系统内部压力和流量都是变化的,尤其是使用变频压缩机,其转速是变化的,压缩机的排气量是变化的,所引起的流量也就会发生变化。
目前,大多数制冷系统采用单根毛细管作为节流装置,因单根毛细管流量的适应性差,不能满足多种工况的需求,因此,制冷系统内部运行效果也不是最优的,效率也不是最佳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耗高效制冷系统,以解决现有制冷系统因节流装置适应性差,不能在多种工况下低耗高效运行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耗高效制冷系统,其包括顺次连接在管路上并形成制冷循环的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和蒸发器,还包括换向阀,所述毛细管至少有两根,且至少两根规格不同,不同规格的毛细管分别与不同代表性工况下制冷系统的最佳能效相匹配,所述换向阀连接在冷凝器与蒸发器间的管路上,所述各毛细管的一端与换向阀的不同通口连通,另一端与蒸发器连通。
优选地,所述低耗高效制冷系统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连接在冷凝器和换向阀之间。
优选地,所述低耗高效制冷系统还包括储液器,所述储液器连接在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
优选地,所述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对各种工况的适应性更强,在较为复杂的工况条件下,通过换向阀和不同规格的毛细管调整系统内部循环流量,使得制冷系统效率发挥最大化,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系统制冷量,提升冷却效果,并保证制冷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耗高效制冷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耗高效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缩机;2、冷凝器;3、过滤器;4、换向阀;5、主毛细管;6、副毛细管;7、蒸发器;8、储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低耗高效制冷系统包括顺次连接在管路上并形成制冷循环的压缩机1、冷凝器2、毛细管和蒸发器7,还包括换向阀4,所述毛细管有两根,分别为主毛细管5和副毛细管6,主毛细管5和副毛细管6规格不同,不同规格的毛细管分别与不同代表性工况下制冷系统的最佳能效相匹配,换向阀4连接在冷凝器1与蒸发器7间的管路上,主毛细管5和副毛细管6的一端分别与换向阀4的B和A通口连通,另一端与蒸发器7连通。
上述本实施例的低耗高效制冷系统还包括过滤器3,过滤器3连接在冷凝器2和换向阀4之间。
上述本实施例的低耗高效制冷系统还包括储液器8,储液器8连接在蒸发器7和压缩机1之间。
对应地,上述本实施例的低耗高效制冷系统的工作过程为:
在主工况下,主毛细管5工作,换向阀4的B出口打开,制冷剂通过主毛细管5节流并流向蒸发器7,在压缩机1转速一定的情况下,使得制冷系统的效率最佳;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或压缩机1的转速发生改变时,副毛细管6工作,换向阀4的A出口打开,制冷剂通过副毛细管6节流并流向蒸发器,使得制冷系统获得良好的制冷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制冷系统因节流装置适应性差,不能在多种工况下低耗高效运行的问题,具有的适应性强、低耗高效、运行可靠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3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掺杂石墨烯的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
- 下一篇:一次性外科换药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