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束加工设备的栅偏电源及其应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21867.3 | 申请日: | 2013-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5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 发明(设计)人: | 韦寿祺;黄小东;陆思恒;郭华艳;王伟;蒋思远;陆苇;黄海;黄地送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狮达机电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9/06 | 分类号: | H02M9/06;B23K15/00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束 加工 设备 电源 及其 应用 结构 | ||
1.电子束加工设备的栅偏电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输入整流滤波单元(1)、A单元、B单元(8)、输出滤波电容(6)、负载电阻(7)、逆变波形发生器(9)、栅偏电压调节器(10)、电子束流调节器(11)和中央控制器(12)组成;其中A单元和B单元的结构和参数相一致,即A单元和B单元各包括1个逆变器(2)、1个滤波器(3)、1个隔离变压器(4)和1个输出整流桥(5);在每个单元中,逆变器(2)的输出端连接滤波器(3)的输入端,滤波器(3)的输出端连接隔离变压器(4)的初级绕组,隔离变压器(4)的次级绕组接至输出整流桥(5)的交流输入端;
输入整流滤波单元(1)的输入端连接外部输入的两组交流电,输入整流滤波单元(1)输出的正负直流电源的公共端与大地相接,输出的正极端同时接至A、B两单元逆变器(2)中N型功率管的集电极,输出的负极端同时接至A、B两单元逆变器(2)中P型功率管的集电极;A、B两个单元的输出整流桥(5)的输出端并联后作为栅偏电源的输出,输出滤波电容(6)和负载电阻(7)并联后再并接在栅偏电源的输出端,栅偏电源输出正极端与加速电源的负极相接并接至电子枪的阴极(14),栅偏电源输出负极与电子枪的聚束极(15)相接;
逆变波形发生器(9)产生两路波形固定的梯形波信号,逆变波形发生器(9)的2个输出端分别连接A、B两单元逆变器(2)的一个输入控制端;每路梯形波的正负半波的幅值相等、波形对称、平波部分≥90°;两路梯形波幅值相等、波形一致、并共用一个时序脉冲且相位差为90°;
中央控制器(12)完成整台电子束加工设备的总控工作,并输出栅偏电压预给定信号和电子束流给定信号;
电子束流调节器(11)为比例-积分调节器,电子束流调节器(11)的2个输入端分别连接中央控制器(12)的电子束流给定信号输出端和电子束流取样电阻的输出端;
栅偏电压调节器(10)为比例调节器,栅偏电压调节器(10)的2个输入端分别连接中央控制器(12)的栅偏电压预给定信号输出端和电子束流调节器(11)的输出端;栅偏电压调节器(10)的输出端同时连接A、B两单元逆变器(2)的另一个输入控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加工设备的栅偏电源,其特征在于:每个逆变器均包含1个乘法器IC1,1个高压运算放大器IC2,1个N型功率管T1,1个P型功率管T2,2个反并二极管D1、D2,电容C1,以及4个电阻R1~R4;
乘法器IC1的x输入端连接逆变波形发生器的一路输出端,乘法器IC1的y输入端连接栅偏电压调节器的输出端,乘法器IC1的输出端接至高压运算放大器IC2的同相输入端;高压运算放大器IC2的同相输入端经电阻R1接大地,高压运算放大器IC2的反相输入端经电阻R2接大地;电容C1的两端分别接在高压运算放大器IC2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上;高压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经电阻R4送至N型功率管T1和P型功率管T2的基极;N型功率管T1的集电极与输入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正极端相连,P型功率管T2的集电极输入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负极端相连;N型功率管T1和P型功率管T2的集电极接在一起作为逆变器的输出端,且该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由电阻R3反馈到高压运算放大器IC2的反相输入端;反并二极管D1的阴极接N型功率管T1的集电极,反并二极管D1的阳极接N型功率管T1的发射极;反并二极管D2的阴极接P型功率管T2的发射极,反并二极管D2的阳极接P型功率管T2的集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加工设备的栅偏电源,其特征在于:每个滤波器包含差模电感L1、限压元件Ry1、电容C2、以及共模电感L2;
差模电感L1的输入端连接逆变器的输出端;差模电感L1的输出端与限压元件Ry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共模电感L2的一个输入端接在一起,限压元件Ry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和共模电感L2的另一输入端接在一起后再与大地相接;共模电感L2的2个输出端接至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狮达机电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狮达机电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18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上车担架的靠背组件
- 下一篇:摩托车后制动踏板总成及其摩托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