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口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1482.7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9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炜彬;吴德志;曲嫄;钱音熠;陈佳斌;杨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刘勇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口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与机床配套使用,能够在快速移动后夹紧工件的高速平口钳。
背景技术
平口钳作为一种广泛使用在钻床、铣床、磨床的工件夹持工具,具有以下主要部件:底座,固定钳口、移动钳口、丝杠等主要零部件。传统的平口钳通过转动丝杠传动,在更换零件时需先将钳口张开取下工件,转动丝杠使钳口扩张到大于零件尺寸,放入工件,摇动丝杠锁紧,可提供较大而可靠的夹紧力。但是,这种平口钳在频繁换装大小零件时需要不停地转动丝杠来改变钳口大小,特别是工件尺寸变化大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调整夹紧距离,降低了工作效率。
中国专利CN88205780.4公开一种利用半螺母实现快动的平口钳,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半螺母易导致夹紧不平衡,而且半螺母加工复杂。
中国专利CN02268191.4公开一种采用双向丝杠与梯形螺母配合的平口钳,该平口钳虽然可使运动速度提高一倍,但是仍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平口钳在换装零件完全依靠丝杆来改变行程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钳体可快速移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留传统平口钳可靠的夹紧机构的高速平口钳。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固定钳体、移动钳体和丝杠,固定钳体安装于底座并与底座转动连接,丝杠与移动钳体连接;其特点在于,还设有齿条、卡扣装置和解锁装置;
齿条为双侧楔形齿齿条,齿条与固定钳体固连,齿条通过卡扣装置与移动钳体连接;移动钳体两侧均设卡扣装置,卡扣装置包括卡杆、预紧弹簧和限位弹簧片,卡杆前部设于移动钳体侧部内,卡杆前端设有卡齿,卡齿为楔形卡齿,卡齿与齿条啮合,卡杆后部露出移动钳体,预紧弹簧设于移动钳体内且套在卡杆上,限位弹簧片设于卡杆后部;移动钳体两侧均设 解锁装置,解锁装置包括杠杆支座和解锁杠杆,杠杆支座固于移动钳体上,解锁杠杆与杠杆支座铰接,解锁杠杆前端与所述卡杆联动连接。
所述解锁杠杆前端与所述卡杆联动连接,可以是解锁杠杆前端设有扇形齿头,卡杆外壁设有轴向卡杆齿条,扇形齿头与卡杆齿条啮合;也可以是在解锁杠杆前端设有滑槽,卡杆外壁设有径向凸销,凸销位于滑槽中。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当需要夹紧工件时,由于卡杆前端的楔形卡齿与楔形齿齿条啮合,因此可快速向前推动移动钳体(移动钳体单向移动不受限制),在预紧弹簧作用下,卡杆可以在齿条上上下跳动,移动钳体可迅速靠向固定钳体,大大节省空行程时间。当移动钳体接触工件时,摇动丝杠即可锁紧工件,同时卡杆前端的楔形卡齿与楔形齿齿条啮合,起到了定位作用,更好地保证移动钳体不松开。当换装工件时,松开丝杠,通过转动解锁装置的解锁杠杆,使卡杆前端的楔形卡齿与楔形齿齿条分离,弹簧片弹出并对卡杆限位,保持着解锁状态,调整移动钳体与固定钳体之间需要的间距,按下弹簧片,则预紧弹簧使卡杆复位,移动钳体无法后退,则又可锁定位紧工件。这样就实现了快速移动和夹紧的功能。同时由于夹紧力平均作用于移动钳体的两侧底部,可保证夹紧的平衡和精度。此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锁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解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解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3,本实施例1包括底座9、固定钳体1、移动钳体4、丝杠5、齿条2(对称双侧楔形齿)、卡扣装置和解锁装置。
固定钳体1安装于底座9并与底座9转动连接,丝杠5与移动钳体4连接。齿条与固定钳体固连,齿条2通过卡扣装置与移动钳体4连接。移动钳体4两侧对称设卡扣装置,卡扣装置包括卡杆6、预紧弹簧10和限位弹簧片7,卡杆6前部径向设于移动钳体4内,卡杆6前端设有楔形卡齿61,卡杆6外壁设有轴向卡杆齿条62(如图3所示),卡齿61与齿条2 啮合。卡杆6后部露出移动钳体4,预紧弹簧10设于移动钳体4内且套在卡杆6上。限位弹簧片7设于卡杆6后部。解锁装置包括杠杆支座12、解锁杠杆11和扇形齿头14,杠杆支座12固于移动钳体4上,解锁杠杆11与杠杆支座12铰接,解锁杠杆11前端与卡杆6的卡杆齿条62啮合。转动解锁杠杆11,解锁杠杆11会带动卡杆6后退,使卡杆6前端的卡齿61脱离齿条2。卡杆6后退时由限位弹簧片7限位。图1中的标号3为移动钳体4的钳口,标号8为移动钳体4的压板。
实施例2
参见图4,与实施例1类似,区别仅在于,所述解锁装置是在解锁杠杆11前端设有滑槽111,卡杆6外壁不设轴向卡杆齿条62(如图3所示),而设有径向凸销63,凸销63位于滑槽111中。转动解锁杠杆11同样可使卡杆6后退脱离所述齿条。其余未叙标号与图3对应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14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环类PI3K和/或mTOR抑制剂
- 下一篇:一种绕线轮的安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