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喇叭式耳塞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1162.1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3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温增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泉声电子有限公司;温增丰;温景纶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喇叭 耳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塞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高音效果佳的双喇叭式耳塞。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各式各样的科技产品正不断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此外,这些科技产品正逐渐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其中,耳塞作为一种音频输出装置而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对于各种音频播放设备来说,耳塞已经成为一种必要装置。
随着人们对耳塞质量要求的不断地提高,基本的音频输出功能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耳塞的音质效果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耳塞的音质效果已经成为评价耳塞质量的一个重要参照。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耳塞一般仅在壳体内安装一个喇叭,其仅能发出单一频率的声音,完全不能实现高、低音频互补,声音的立体感效果较差;针对于此,现在市面上出现有双喇叭甚至是多喇叭的耳塞,如中国专利ZL 201010610626.6、ZL 201220014704.0以及ZL 201120022033.8,其内均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喇叭,以使得一个耳塞可以产生高音和低音,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高、低音频互补,然而,上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喇叭均设置在一个容置腔内,并且高音喇叭距离壳体的出音端面较远,低音喇叭发出的声音仅从高音喇叭的其中一侧缘传出,使得低音不能均匀地包围住高音,从而使得耳塞的高音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喇叭式耳塞,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耳塞的低音不能均匀地包围住高音而导致高音效果欠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双喇叭式耳塞,包括有外壳、低音喇叭以及高音喇叭;该外壳的后端内部具有一容置腔,该外壳的前端面凹设有凹腔,该外壳内设置有导音室,该导音室连通容置腔和凹腔之间,且该凹腔的内侧壁周圆间隔凸设有两个或多个轴向延伸的凸肋,相邻两凸肋之间与高音喇叭的外壁共同围构成有导音孔,该导音孔与导音室连通;该低音喇叭安装于前述容置腔中并置于导音室后方;该高音喇叭嵌装于前述凹腔中并夹设在前述多个凸肋之间,前述导音孔分布于该高音喇叭的周圆外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包括有前壳体和后盖体,该后盖体安装于前壳体的后端并与前壳体围构形成前述容置腔,前述凹腔设置于前壳体的前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壳体包括有主体部以及用于塞入人体耳朵内的嵌入部,前述低音喇叭位于该主体部内,前述凹腔设置于嵌入部上,该高音喇叭位于该嵌入部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嵌入部与主体部之间连接处的外侧面上形成有用于卡装耳套的环形卡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嵌入部与主体部分体式连接安装,该嵌入部的后端套装于主体部的前端外。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音喇叭的外端面与外壳的前端面平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腔内具有环形底板,该环形底板的周缘与前述各凸肋一体成型连接,前述高音喇叭的内端面抵于该环形底板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腔内侧壁上间隔均布有四个前述凸肋,并形成四个前述导音孔,该凸肋和导音孔的横截面均呈弧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前端面上一体成型设置有环形挡板,该环形挡板上周圆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该多个通孔分别与前述对应的导音孔正对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低音喇叭和高音喇叭均为动圈喇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将低音喇叭设置于容置腔中,将高音喇叭设置于凹腔中,并配合将该多个导音孔孔分布于该高音喇叭的周圆外围,使得该高音喇叭发出的声音直接向外传出,该低音喇叭发出的声音经过导音室从高音喇叭外围的多个导音孔向外传出,以使得低音均匀地包围住高音,不但实现了高、低音频互补,还有效地提升高音品质,达到了优良等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正视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泉声电子有限公司;温增丰;温景纶,未经东莞泉声电子有限公司;温增丰;温景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11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烫淋浴龙头
- 下一篇:可调气动定时周期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