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微逆变器用多芯光伏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1005.0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8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恒彬;周敏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兴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8;H01B7/295;H01B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微 逆变器 用多芯光伏软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微逆变器用多芯光伏软电缆。
背景技术
电力是现代工业社会的骨干。在可见的未来,电也是绿色科技的主角之一。电能易于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因此电的用途相当广泛。例如,交通、取暖、照明、通信、计算等领域中都有着电的身影。
为了获取电力,人们建造了各种发电厂来发电,例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能发电等等。目前,火力发电是最主要的发电方式。但是,火力发电主要是利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煤炭、石油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气体会引发酸雨,污染环境。此外,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需要开发新能源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太阳能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也无任何污染,是一种清洁能源。因此,太阳能是人类利用来发电的理想能源之一。为此,人们开发出了一种能够利用太阳能来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是一种具有封装及内部连接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太阳能电池组合装置。将若干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串联、并联连接后就可形成人们所需要的电压或电流。但是,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输出的是直流电,而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电为交流电,因此需要使用太阳能光伏微型逆变器来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微型逆变器能够在面板级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拥有超越中央逆变器的优势。这样可以通过对各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行优化,使得整体的输出功率最大化。目前,使用在微逆变器上的电缆采用聚氯乙烯作为绝缘护套。但是,该材料不耐高温,在加工过程中容易被高温产生的热量烫伤变形。并且,该材料含有卤素,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氯化氢和其它的有毒气体,从而污染环境。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微逆变器的电缆,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伏微逆变器用多芯光伏软电缆,该光伏微逆变器用多芯光伏软电缆具有绝缘性好、耐日光、耐臭氧、耐酸碱、高阻燃性、无毒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伏微逆变器用多芯光伏软电缆,用于微型逆变器,包括若干根导体、包覆所述导体的绝缘层以及护套,所述分别包覆有绝缘层的若干导体相互绞合形成缆芯,所述缆芯的外侧包覆有所述护套,所述护套为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为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体是由若干导线相互绞合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为铜丝。
进一步地,所述导体为三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所述所述护套是采用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制成的,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光伏微逆变器用多芯光伏软电缆具有绝缘性好、耐日光、耐臭氧、耐酸碱、高阻燃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伏微逆变器用多芯光伏软电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光伏微逆变器用多芯光伏软电缆100用于太阳能光伏微型逆变器,包括若干根导体10、绝缘层20以及护套30,每根导体10的外侧包覆有所述绝缘层20。所述导体10是由若干根导线11绞合而成,从而可以提高所述导体10的柔软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体10为三根,所述导线11为铜丝,但是所述导体10的数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设置所述导体10的数量。若干包覆有所述绝缘层20的导体10相互绞合形成缆芯,所述缆芯的外侧包覆有所述护套30。所述绝缘层20和所述护套30是采用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制成的,所述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具有绝缘性好、耐日光、耐臭氧、耐酸碱、高阻燃性等优点。
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所述绝缘层20和所述护套30是采用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制成的,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光伏微逆变器用多芯光伏软电缆100具有绝缘性好、耐日光、耐臭氧、耐酸碱、高阻燃性等优点。
特别需要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所作的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变化,仍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主张的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兴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兴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1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晶炉二次加料装置以及加料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环保酸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