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摇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0485.9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4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文龙 |
主分类号: | A47C3/023 | 分类号: | A47C3/023;A47C4/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摇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子,特别是一种折叠摇椅。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数据库在2003年1月29日公开了名称为《折叠式摇摇椅》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02203434.X。一种折叠式摇摇椅,包括椅子和弧形板2;椅子包括折叠式椅架和附在椅架上的柔性椅垫1;弧形板2的内表面与支撑地面的椅脚连接,这样,由于椅子部分可折叠,弧形板2可拆卸。上述椅子由于使用时椅子部分和弧形板之间需要拆卸和安装,增加操作过程的繁琐性;同时柔性座垫的中部没有提供横向支撑力,入座后柔性座垫会向中心塌陷,影响入座时的舒适度。针对上述缺点,有必要做出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便捷且入座舒适的摇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摇椅,它包括柔性座面、固定座、侧立管、连接座、座管、立撑管、交叉管部件、弧形摇管、定位座;其特征是两根平行设置的侧立管的上端固设固定座,下端固设定位座;两根平行设置的立撑管的上端固接在固定座上,下端固设定位座;两根平行设置的弧形摇管分别与立撑管和侧立管上的定位座相固接;两根平行设置的座管两端分别固设连接座,连接座分别固接在侧立管和立撑管上;两组平行设置的交叉管部件分别与两侧的弧形摇管、座管相连接;柔性座面套接在侧立管和座管上。
所述的侧立管设有通过圆弧过渡连接的背管、扶手管、立脚管;所述的背管上套接柔性座面并固设固定座;背管与扶手管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扶手管与立脚管通过圆弧过渡连接,立脚管上设有连接座和定位座。
所述的交叉管部件设有两根对称设置的上伸缩管、端套、主叉管、转接座、下伸缩管以及U形铰座;两根主叉管的两端固设端套并相互铰接在一起;转接座套接在座管上,U形铰座铰接在弧形摇管上;上伸缩管的一端与转接座相固接,另一端安设在主叉管内;下伸缩管的一端与U形铰座相铰接,另一端安设在主叉管内。
所述的侧立管、立撑管、座管、弧形摇管通过固定座、连接座、定位座组成了刚性框架。
所述的主叉管、伸缩管与柔性座面,主叉管、伸缩管与地面之间组成了四个对称设置的可变三角形机构,柔性座面的宽度设定了椅子的座宽。
所述的主叉管、伸缩管与侧立管、立撑管之间组成了四个对称设置的可变三角形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交叉管部件分别与两侧的弧形摇管、座管相连接,将由侧立管、立撑管、座管、弧形摇管通过固定座、连接座、定位座组成了刚性框架连接在一起;柔性座面套接在侧立管和座管上,使用时,,交叉管部件张开的角度由柔性座面的宽度所决定,折叠时,通过伸缩管的滑移使主叉管、伸缩管与侧立管之间组成的可变三角形机构发生运动,直至两个侧立管相互贴合,达到折叠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适合作为室内、庭院、野营、沙滩等场合使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折叠摇椅,它包括柔性座面1、固定座2、侧立管3、连接座4、座管5、立撑管6、交叉管部件7、弧形摇管8、定位座9;其特征是侧立管3的上端固设固定座2,下端固设定位座9;立撑管6的上端固接在固定座2上,下端固设定位座9;弧形摇管8分别与立撑管6和侧立管3上的定位座9相固接;座管5两端分别固设连接座4,连接座4分别固接在侧立管3和立撑管6上;交叉管部件7分别与两侧的弧形摇管8、座管5相连接;柔性座面1套接在侧立管3和座管5上。所述的侧立管3设有通过圆弧过渡连接的背管31、扶手管32、立脚管33;所述的背管31上套接柔性座面1并固设固定座2;背管31与扶手管32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扶手管32与立脚管33通过圆弧过渡连接,立脚管33上设有连接座4和定位座9。所述的交叉管部件7设有两根对称设置的上伸缩管71、端套72、主叉管73、转接座74、下伸缩管75以及U形铰座76;两根主叉管73的两端固设端套72并相互铰接在一起;转接座74套接在座管5上,U形铰座76铰接在弧形摇管8上;上伸缩管71的一端与转接座74相固接,另一端安设在主叉管73内;下伸缩管75的一端与U形铰座76相铰接,另一端安设在主叉管7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文龙,未经郑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04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飞刀切片机
- 下一篇:一种远程控制车内温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