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缘绳耐压测试绕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0042.X | 申请日: | 2013-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9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勇;朱晟;周艳;杨苏防;宋星辰;钱颉;孟涛;鉏梦蝶;孙纯涛;汪跃进;张强;郭宏国;孙越;曾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电力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0 | 分类号: | G01R31/20;B65H54/02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张建宏 |
地址: | 23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耐压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缘绳耐压测试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绝缘绳耐压测试绕绳装置。
背景技术
在供电部门生产作业的很多场合,绝缘绳是广泛使用的工器具之一,它在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安全规程规定,绝缘绳每半年需进行一次工频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105kV/0.5m。
目前对绝缘绳进行耐压试验时,先由人工将绝缘绳通过手动缠绕在间距为0.5m的加压导电杆和接地导电杆上,然后进行耐压试验。由人工缠绕绝缘绳存在的欠缺是:工作效率低,劳动量大,且绝缘绳在加压导电杆和接地导电杆上缠绕后的均匀性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绳耐压测试绕绳装置, 绕绳装置可方便快捷地将数十米长的绝缘绳自动缠绕整齐,而且可以精确地将绝缘绳按照规定的测试长度分成若干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绝缘绳耐压测试绕绳装置,在机架上支承有一绕线轮,绕线轮由一对相对布置的绝缘挡板和连于两者间的一对加压导电杆、一对接地导电杆构成,加压导电杆和接地导电杆为交错沿布置,两加压导电杆的一端之间、两接地导电杆的一端之间分别连接有一段导线,两绝缘挡板的外侧分别联接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由机架的上部支承,机架的下部装有一与绕线轮轴线平行的丝杠,丝杠上装有与其配合的螺母,螺母上固定有导向环,在机架上安装有电机,电机与丝杠及第一转轴间连接有传动机构。
由上述方案可见,将绝缘绳穿过导向环,使其一端系在一加压导电杆或一接地导电杆上,然后启动电机,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使绕线轮以及丝杠转动,在绕线轮的转动中,绝缘绳会逐渐的缠绕在加压导电杆及接地导电杆上,同时,在丝杠的转动中,螺母连同导向环沿丝杠移动,由导向环在移动中对绝缘绳在缠绕前进行引导,进而可使绝缘绳均匀地缠绕在加压导电杆及接地导电杆上。完成上述缠绕过程后,将加压导电杆和接地导电杆分别与实验变压器和接地点连接,即可对绝缘绳进行耐压试验。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它可以对数十米长的绝缘绳按照要求进行高效、精确的绕制,且在绕制完成后可直接进行耐压测试。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图1的A―A剖视图;
图3 图1的B―B剖视图;
图4 图1的C―C剖视图;
图5 图1的右视图;
图6 图1的D―D剖视图;
图7 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绝缘绳耐压测试绕绳装置具有一机架1,在机架1上支承有一绕线轮11,绕线轮11由一对相对布置的绝缘挡板11a和连于两者间的一对加压导电杆11c、一对接地导电杆11b构成,加压导电杆11c和接地导电杆11b为交错沿布置。电力安全规程规定,绝缘绳的测试长度为0.5米。根据该规定,本实施例中,加压导电杆11c和接地导电杆11b在以绕线轮轴线为圆心的圆周上均布,且相邻的接地导电杆11b与加压导电杆11c间的距离为0.5米。
参见图1、图3、图4
两加压导电杆11c的两端及两接地导电杆11b的两端分别穿装在一绝缘挡板11a上,本实施例中,绝缘挡板11a为双层,两加压导电杆11c的右端之间连接有一段导线24,两接地导电杆11b的左端之间连接有一段导线26,导线24及导线26均处在双层的绝缘挡板11a内部。另外,两绝缘挡板上分别固定有一接线端子,位于右侧绝缘挡板11a上的接线端子23与其中一接地导电杆11b未接导线的右端连接,处在左侧的绝缘挡板上接线端子25与其中一加压导电杆11c未接导线的左端连接。通过上述连接方式,两加压导电杆11c与导线24及接线端子25连接成一段导体,两接地导电杆11b与导线26及接线端子23连接成一段导体。绝缘挡板11a的材质为绝缘的环氧树脂。
参见图1、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电力公司蚌埠供电公司,未经安徽省电力公司蚌埠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00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桁架臂起重机及其下车结构
- 下一篇:一种潜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