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EGR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9886.2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9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勇;陆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egr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燃机废气再循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柴油机的EGR系统。
背景技术
柴油机燃烧排放的主要有害物有NOX和微粒,减少NOX的控制技术,除了燃烧系统改善等机内措施外,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EGR系统(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废气再循环系统),随着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EGR系统在车用柴油机上得到广泛应用。
EGR系统根据发动机的温度及负荷大小将发动机排出的一部分废气再送回进气系统和空气混合后进入汽缸参与燃烧,这就使燃烧反应的温度降低,从而降低NOX的排放量。现有的柴油机EGR系统,EGR阀的回口位置设置在压气机的出口端,随着负荷及转速增加,进气压力升高至大于排气压力时,可能会导致EGR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使废气无法引入循环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柴油机EGR系统,其包括:
排气歧管、EGR冷却器、EGR阀、节气门、进气歧管;
所述排气歧管、EGR冷却器、EGR阀、进气歧管依次连通,所述节气门与所述进气歧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EGR冷却器经过缸盖内部冷却腔与所述EGR阀连通。
可选的,所述排气歧管与所述EGR冷却器通过波纹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气歧管前设置节气门,来降低进气压力,调节进排气的压力差,使EGR系统在发动机高负荷和转速的情况下也能够正常工作,实现较大的EGR率(EGR率是指进入进气管的质量与进入汽缸的总气体的质量的比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柴油机EGR系统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柴油机EGR系统的一个较优实施例,包括排气歧管1、EGR冷却器2、缸盖内部冷却腔3、EGR阀4、节气门5、进气歧管6。
所述排气歧管1、EGR冷却器2、缸盖内部冷却腔3、EGR阀4、进气歧管6依次连通,所述节气门5与所述进气歧管6连通。
废气从排气歧管1排出后,经过EGR冷却器2进行冷却,再进入缸盖内部冷却腔3进一步降温,然后通过EGR阀4控制EGR率,最后进入进气歧管6。其中,EGR阀4通过电控系统来控制阀门大小,从而控制循环再利用的废气的比率。
新鲜空气从空气管道(包括空滤器、增压器、中冷器)进入节气门5调节流量和压力后,进入进气歧管6。
废气和新鲜空气在进气歧管6内混合后,一起进入汽缸。
其中,各个部件都是通过波纹管来进行连通,能够缓冲吸震,使连接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气歧管前设置节气门,来降低进气压力,调节进排气的压力差,使EGR系统在发动机高负荷和转速的情况下也能够正常工作,实现较大的EGR率。废气经过EGR冷却器冷却后,进入缸盖内部的冷却腔进一步冷却降温,冷却效率高,能够防止EGR阀烧蚀。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98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