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轧钢工作辊在感应热处理炉中的夹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9847.2 | 申请日: | 201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8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润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C21D9/38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杨新勇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钢 工作 感应 热处理 中的 夹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辊的夹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冷轧钢工作辊在感应热处理炉中的夹紧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冷轧钢工作辊热处理企业,工作辊在热处理炉内的定位夹紧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在工作辊辊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工作辊与热处理炉的装配问题,一般在工作辊的扁头一端都设置有一段长约80mm~120mm的圆柱形引导头,由于该圆柱形引导头的存在,增加了工作辊扁头与热处理炉中装夹件间的距离,使装夹件的长度不能满足这一距离要求,导致工作辊不能被正常地装夹到热处理炉内进行热处理加工。再加上工作辊自身的重量比通常的共件要重得多,在热处理加工时要多次装卸,采用通常的装夹圆柱形引导头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热处理加工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定位准确,装夹快捷方便的冷轧钢工作辊在感应热处理炉中的夹紧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冷轧钢工作辊在感应热处理炉中的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结构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分别设有拉杆和拉杆孔,所述第一夹持板上的至少两根拉杆穿过第二夹持板上的拉杆孔通过连接件与第一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上的至少两根拉杆穿过第一夹持板上的拉杆孔通过连接件与第二活塞杆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设有用于夹紧或松开轧辊端部的间隙,在所述轧辊的端部设有两个与所述间隙平行的平面;所述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与设置在基座上的气缸气动配合。
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拉杆与拉杆孔在所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上呈对称结构均匀分布,所述拉杆孔为光孔,所述拉杆为设有螺栓头的螺栓。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设置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上的拉杆孔分别至少四个,并沿轧辊的轴向均匀的布置在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的中心线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冷轧钢工作辊在感应热处理炉中的夹紧结构,通过在工作辊端部的扁头上安装一个由两块夹紧板构成的装夹装置,这样在将工作辊装夹到热处理炉中时,只需要将热处理炉中的装夹件的与两块平行夹板配合,即可将工作辊的扁头端牢固的固定在热处理炉内,满足热处理的加工的要求,且该夹紧结构具有简单、装夹方便、快捷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冷轧钢工作辊在感应热处理炉中的夹紧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使用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夹持板;2、第二夹持板;3、拉杆;4、拉杆孔;5、连接件;6、第一活塞杆;7、第二活塞杆;8、间隙;9、轧辊;10、平面;11、基座;12、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冷轧钢工作辊在感应热处理炉中的夹紧结构,该夹紧结构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第一夹持板1和第二夹持板2,在第一夹持板1和第二夹持板2分别设有拉杆3和拉杆孔4,第一夹持板1上的至少两根拉杆3穿过第二夹持板2上的拉杆孔4通过连接件5与第一活塞杆6连接,第二夹持板2上的至少两根拉杆3穿过第一夹持板1上的拉杆孔4通过连接件5与第二活塞杆7连接,在第一夹持板1和第二夹持板2之间设有用于夹紧或松开轧辊端部的间隙8,在轧辊9的端部设有两个与间隙8平行的平面10;第一活塞杆6和第二活塞杆7与设置在基座11上的气缸12气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拉杆3与拉杆孔4在第一夹持板1与第二夹持板2上呈对称结构均匀分布,拉杆孔4为光孔,拉杆3为设有螺栓头的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是,设置在第一夹持板1和第二夹持板2上的拉杆孔4分别至少四个,并沿轧辊9的轴向均匀的布置在第一夹持板1与第二夹持板2的中心线两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润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润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98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熔积式三维打印机可调速双头出丝机构
- 下一篇:低压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