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换药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18996.7 | 申请日: | 2013-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7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蔡卓冶;伍振燕;钟灵;黎铁斌;张红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 代理公司: | 北海市海城区佳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5 | 代理人: | 黄建中 |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换药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换药支架,属于医疗设施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下肢创伤后常常留下伤口,对这些创伤口的处理需要敷药,为了防止感染,每天都要换药,换药时需要把患者脚抬起来,用消毒液消毒,消毒后的污液就会从患者的脚往下流,再用污物盘接下消毒后的污液,稍有不慎,污液就会四下溅开,污染周围环境,甚至溅到护士身上或患者的身上。伤口消毒后的污液,带有细菌极易感染,对于这种医疗污液的处理,必须十分小心谨慎,否则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传统的换药支架只是一个简单的支撑,把患者的脚支撑能换药就行。与其它手术相比,下肢换药看起来是小事,然而就是这些小事往往会留下医疗隐患,可是说临床无小事,事事都应引起注意。正是因为普遍认为下肢换药是小事,所以在下肢换药支架的技术进步上,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因此,直至目前为止,下肢换药支架还一直沿用简单的支撑,把患者下肢支撑起来的方式换药。为了防止换药后产生的污液污染环境,防止污液的二次感染,很有必要设计一种能把污液收集起来的,避免污液污染环境的下肢换药支架,通过这些小改进,解决临床上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肢换药支架,利用本实用新型能把下肢换药时消毒后流下的污液收集起来,避免了污液的污染,克服传统下肢换药支架不卫生、不环保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是因为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下肢换药支架,包括四根有连杆连接固定的支架脚,在支架脚上安装固定有开口处成长方形的接液槽,在接液槽上安装有环状托脚环,所述接液槽上宽下窄,接液槽的底部与水平面形成5-10°的倾斜,倾斜向下的一端设置有流液管。
采取上述措施的本实用新型,在对患者下肢换药时,使患者把脚放置在托脚环上,清洗患处的消毒液,从脚往下流入接液槽中,顺着接液槽倾斜的底部流经流液管排出,清洗创口的污液只能流入接液槽中,不再产生污染,保证了医护人员的卫生、环保与安全。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小改进解决了大问题,实施容易,成本低廉。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予以详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述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部件有:支架脚1,连杆2,接液槽3,托脚环4,流液管5。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四根支架脚1,支架脚1之间由连杆2相连而固定,在支架脚1上,安装固定有开口处呈长方形的接液槽3,接液槽3上宽下窄,当接液槽3用金属材料制备时,接液槽3由四块倾斜的接液档板3-1连接而成,其横截面呈斗状如图2所示,纵截面呈倒三角状如图3所示。接液槽3的底部与水平面形成5-10°倾斜,在向下倾斜的一端设置有流液管5。在接液槽3的上部,设置有托脚环4,托脚环4通过托脚环连杆4-1连接在接液槽3上,距离接液槽3的远端3/5处,近端2/5处。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用塑料制备,当用塑料制备时,直接制模注塑而形成一个整体,用金属材料制备时,焊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患者取坐姿,把需要换药的脚抬起置于本实用新型的托脚环4上,换药时伤口消毒的污液就会流下,流入接液槽3中,沿着倾斜的接液档板3-1向下流直至接液槽3的底部,因为接液槽3的底部一端高另一端低,形成倾斜状,污液沿着倾斜的底部向一端流,通过流液管5向外排出,用容器置于流液管5下接住接液槽3排出的污液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89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制动快速收放风筝线轴
- 下一篇:玩具车空心轮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