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轿厢式运载大型货运汽车的直行升降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8681.2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2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史洪涛;于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升华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9/04 | 分类号: | B66B9/04;B66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刘付兴 |
地址: | 1013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轿厢式 运载 大型 货运 汽车 直行 升降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行升降电梯,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轿厢式运载大型货运汽车的直行升降电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直行升降电梯上的对重1设置在井道17的最内侧,轿厢2的两侧设置有轿厢侧导轨3,轿厢侧导轨3大多采用两排或两排以上,轿厢2上下滑动在轿厢侧导轨3间,电梯的轿门4和层门5分别安装在井道17内的轿厢2前端上,对重1和轿厢2分别相对上下移动,在轿厢2停靠在层站时,轿门4和层门5才会开启和关闭;由于电梯的轿厢2为主要受力结构,所述轿厢2的轿顶轮6与上梁7连接,上梁7与侧梁8连接,侧梁8与下梁9连接,轿底10与下梁9连接,斜拉杆11两端与侧梁8和轿底10连接组成了提拉结构,轿底10上可以放置人员和货物,轿厢2位于井道17内,两侧分别留有供电梯的轿门4和层门5开启和关闭时的所需空间。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导靴12和安全钳13分别连接在轿底10上,安全钳13是用来制动轿厢2的,在平时安全钳13是不允许触碰到轿厢侧导轨3的,否则会引起制动误动作,因此导靴12比安全钳13离轿厢侧导轨3表面更近。
如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在运载车辆时,车辆刚刚进入轿厢2,轿厢2靠近门口的一端会瞬间承载一个较大的重力,轿底10突然受力不均,难免会向一边倾倒,导轨支架14连接在轿壁15上,压导板16用压导板螺栓18连接在导轨支架14上,压导板16的上半部分卡抱住轿厢侧导轨3的底座,使轿厢侧导轨3可以固定在井道17上,导靴12的底部连接在轿底10侧面上,导靴12的U形开口内侧沿轿厢侧导轨3表面滑动,当出现倾倒情况时,导靴12随轿底10一起移动,很快就接触到轿厢侧导轨3表面,由于轿厢侧导轨3与井道17连接固定不动,轿底10的倾倒被抑制,然尔,随着时间的推移,导靴12和轿厢侧导轨3经常承受较大的冲击,极易导致导靴12变形、轿厢侧导轨3变形松动、导靴12的U型口逐渐扩大,不能很好的引导轿厢2上下行驶,也不能防止安全钳13在一般情况下不触碰到轿厢侧导轨3表面,在此状态下,轿厢侧导轨3出现变形位移,导靴12不能发挥正常的引导轿厢2运行的作用,在行驶状态下,安全钳13被非正常触碰,就有可能会发生制动动作,抱紧轿厢侧导轨3,使电梯不能正常行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轿厢式运载大型货运汽车的直行升降电梯,通过本技术方案,移动轿厢可以移动搭接到所停层门地面上,从而有效的阻止导靴和导轨所承受的较大的冲击,阻止冲击对直行升降设备的损坏,承重大型货运汽车的运载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移动轿厢式运载大型货运汽车的直行升降电梯,包括有井道和轿座,所述井道两侧设置有轿座侧导轨,所述轿座由轿顶轮、上梁、侧梁、外轿底、下梁和斜拉杆构成,轿顶轮与上梁相连接,侧梁固定在上梁两侧,侧梁的下端与下梁相连,所述外轿底设置在下梁的上方,斜拉杆两端与侧梁和外轿底相连接构成提拉结构,在轿座侧导轨上设置有导靴和安全钳,所述导靴和安全钳固定在外轿底的侧面上,包括有移动轿厢、支撑轮、驱动油缸和层门地坎轮槽,数个所述支撑轮固定设置在移动轿厢的底部,所述层门地坎轮槽设置在层门地面上,所述驱动油缸固定在外轿底上,驱动油缸的活动端与移动轿厢相连;所述移动轿厢向外移动时,所述支撑轮底部分别抵压在外轿底和层门地坎轮槽上。
所述层门地坎轮槽有数条,排列设置在层门地面上,所述外轿底的上面设置有数条能与数条层门地坎轮槽相对接的外轿底轮槽。
所述移动轿厢的前端上设置有轿门,在井道外侧的层站位置设置有门套,所述层门设置在门套内的外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移动轿厢式运载大型货运汽车的直行升降电梯,在对大型货运汽车进行装卸时,为防止出现较大冲击而损坏导轨、导靴和安全钳,通过本技术方案,驱动油缸驱动移动轿厢向前移动,使移动轿厢的前端搭接在层门地坎轮槽上,使整个移动轿厢的承重都集中在外轿底和楼层地面上,从而有效的保护了导轨、导靴和安全钳,对直行电梯中的升降部位进行了保护,大大提高了升降电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梯轿门和电梯层门开启状态的井道截面图。
图2为图1中电梯轿门和电梯层门关闭状态的井道截面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轿厢的结构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的井道内侧视图。
图6为现有技术承载车辆示意图。
图7为装载车辆时的示意图。
图8为现有技术中井道内导轨的俯视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升华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升华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86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强型工程车车架
- 下一篇:转向桥与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