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18512.9 | 申请日: | 2013-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4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镇;肖冬明;禹松涛;江龙;甘振君;李朝平;许文;唐瑾;王传普;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16/16 | 分类号: | C23C16/16;C23C16/44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田玉兰 |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沉积 法制 备镍棒 热解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冶炼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
背景技术
纯金属镍棒材可用作炼钢、化工材料等领域。国内外企业利用电解镍做主要原料,加入必要的辅助材料,进行冶炼、锻造、轧制和拉拔制备。工艺流程为电解镍经过非真空感应炉冶炼、浇注棒材、扒皮、加热锻造、方坯、轧制、退火、酸洗、对焊、拉拔、重复退火至拉拔工艺等复杂过程才能得到金属线材或棒材。该工艺流程长、操作复杂、能耗高、生产成本高。
羰基镍加热后分解得到金属镍和CO,利用热解这一特性生产金属镍相对于传统的电解镍生产过程具有工艺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污染小、冶炼过程金属损失少等优点。但是利用羰基镍分解制备纯金属镍棒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在国内外还没有应用,目前利用羰基镍生产的产品只有镍粉、镍铁粉和镍丸三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利用羰基镍热解生产镍棒,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少、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包括:炉体、炉体冷却系统、镍管、进气口、尾气出口和油加热系统,炉体壁设有炉体冷却系统,进气口设置在炉体底部中间,油加热系统的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沿进气口对称设置,尾气出口设置于炉体底部侧边,镍管连通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镍管中部位于进气口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炉体冷却系统为水冷系统,换热部为沿炉体壁设置的冷却夹套,炉体冷却系统进水口设置于炉体侧壁下部,出水口设置于炉体侧壁上部,冷却系统的额定工作温度为50~60℃。
优选的,所述油加热系统的热源与炉体分离设置,由输油管连通,由外置泵提供循环动力,热源工作温度为150℃~350℃。
优选的,所述尾气出口处设有抽真空系统,额定工作气压为0.01~0.25MPa。
优选的,所述镍管为倒U字型或者为缺少底边的矩形或者为缺少底边的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利用羰基镍热解生产镍棒,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少、生产效率高等优点。羰基镍加热后分解得到金属镍和CO,利用热解这一特性生产金属镍相对于传统的电解镍生产过程具有工艺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污染小、冶炼过程金属损失少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炉体;2—镍管;3—进气口;4—进水口;5—出水口;6—尾气出口;7—导热油进口;8—导热油出口;9—冷却夹套;10—热源;11—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包括:炉体1、炉体冷却系统、镍管2、进气口3、尾气出口6和油加热系统,炉体壁设有炉体冷却系统,炉体冷却系统为水冷系统,换热部为沿炉体壁设置的冷却夹套9,炉体冷却系统进水口4设置于炉体侧壁下部,出水口5设置于炉体侧壁上部,进气口3设置在炉体1底部中间,油加热系统的导热油进口7和导热油出口8沿进气口3对称设置,油加热系统的热源10与炉体1分离设置,由输油管连通,由外置泵11提供循环动力,尾气出口6设置于炉体1底部侧边,镍管2连通导热油进口7和导热油出口8,镍管2中部位于进气口3正上方。
更进一步的是在尾气出口处增设抽真空系统,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额定工作压力在0.01~0.25MPa的范围内,热解尾气(主要为一氧化碳)从热解炉底部尾气出口6引出;将镍管加工为倒U字型,还可以为缺少底边的矩形或者缺少底边的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油加热系统和镍管内循环导热油,由泵提供循环动力,温度为150℃~350℃,冷却系统保证炉体温度为55℃左右,这样当羰基镍从进气口进入炉体内时遇到镍管受热分解为镍和CO气体,镍管外壁沉积金属镍不断长大,最终得到直径为800mm-1200mm的镍棒,,其热解尾气,主要为一氧化碳,从热解炉底部的尾气出气口引出,外部设置的抽真空系统,能彻底排净设备和管道中的有害残存气体,达到对人和环境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导热油系统可以为这样一个循环系统,导热油被注入导热油贮槽后由电加热器加热到需要温度,泵送至热解炉中的镍管内,经与热解炉内的羰基镍气体交换热量后,回流到贮槽内再次加热后送至炉内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85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海绵钛生产的反应器平稳充氩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