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旋流电解装置的端盖开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8201.2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4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龙;陈国梁;朱杰;别良伟;吴久在;王晓平;刘子忠;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0 | 分类号: | C25C7/00;C25C7/06;C25C1/1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7103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流电 装置 开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盖开启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旋流电解装置的端盖开启器。
背景技术
利用旋流电解技术处理废硫酸铜电解液,该技术工艺先进,操作简单,可生产出达到国家标准的阴极铜;大大减少危险固体废弃物黑铜渣的量,减少了堆存的黑铜渣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环保效益显著;大大降低黑铜渣中含铜量,提高了铜的直收率,降低了铜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显著;脱杂高效性,砷、锑、铋等杂质的脱除率可达到95%以上;高电流密度及高电流效率,槽电压低,节能降耗,提升了企业铜产品市场竞争力;溶液闭路循环,避免有害气体和酸雾的排放,作业环境安全环保。
旋流电解装置由若干个筒体组成一个模块,该筒体上下端盖形状为正八边形,材质为工程塑料ABS,工程塑料ABS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有极好的冲击强度、尺寸稳定性好、电性能、耐磨性、成型加工和机械加工较好,但是ABS工程塑料热变形温度较低,可燃,耐候性较差,易脆。旋流电解上端盖的开启一般采用人工手动开启,人工手动开启上端盖的时候经常会用力不均匀造成上端盖的开裂,电解液渗漏腐蚀设备;人工手动关闭上端盖时候,用力不够,易造成电解液溢流,腐蚀设备,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开启、关闭端盖时用力不均匀、用力过小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旋流电解装置的端盖开启器。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旋流电解装置的端盖开启器,包括中空的套筒和设置在套筒外侧的手柄,所述套筒的内部形状与端盖的外周形状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套筒内部为正八边形。
优选的,所述手柄为两个,并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手柄与套筒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便携,生产制造简便,制造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在端盖开启和关闭的时候,受力均匀,用力较大,避免端盖开裂,节能降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旋流电解单槽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旋流电解装置的端盖开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旋流电解装置的端盖开启器的A-A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旋流电解单槽装置的结构包括:不锈钢阴极始极片5、阳极6、不锈钢阴极筒体的上端盖3和下端盖4,上端盖和下端盖材质均为工程材料ABS。电解液在筒体下部侧壁上进液,筒体上部侧壁出液。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旋流电解装置的端盖开启器,包括中空的套筒1和设置在套筒1外侧的手柄2,所述套筒1的内部形状与端盖的外周形状相适配,为正八边形;手柄2为两个并对称设置。人工开启和关闭上端盖时候,将套筒1对应地套在端盖上,握住手柄2,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套筒1,简单方便的开启和关闭端盖,由于受力均匀,避免局部受力过大造成上端盖开裂等现象发生,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本装置结构科学合理,便携安装,可以有效辅助旋流电解装置产出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阴极铜,高效脱出砷、锑、铋等杂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8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解锰后序工段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 下一篇:金属酸洗废液回收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