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肿瘤切割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7737.2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4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钱建新;柳珂;焦晓栋;蓝海峰;娄成;顾小强;祁敏;肖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1 | 分类号: | A61B17/3211;A61B17/02;A61M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肿瘤 切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肿瘤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肿瘤切割刀。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切割肿瘤时,大多数都是采用拉钩牵拉手术切口,然后采用手术刀进行切除,切除过程中还要采用吸引管将手术过程中的积液进行吸取来开拓视野,这样费时费力,且在切除过程中有的会使用到钝性和锐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离肿块与周围健康组织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常常需要手术人员另行拿取钝性的物体进行肿块分离,给医疗人员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医疗人员的医疗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肿瘤切割刀,它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功能多种多样,既可以对肿瘤进行钝性分离,也可以对肿瘤进行锐性切割,且还可以在手术的过程中进行牵拉切口和吸引积液,不仅降低了医疗工作者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医疗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锐性刀头1、钝性刀头2、刀柄3、吸引管4、不锈钢连接链5和扩张臂6,刀柄3的前端设置有锐性刀头1,锐性刀头1的一侧设置有钝性刀头2,锐性刀头1和刀柄3的外侧设置有吸引管4,刀柄3的末端通过不锈钢连接链5连接有扩张臂6。
所述的扩张臂6采用弹性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的吸引管4的末端与积液吸引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采用扩张臂6将手术切口进行牵拉扩张手术的视野,然后切取过程中的积液采用吸引管4进行吸干净,采用锐性刀头1和钝性刀头2交替使用进行肿瘤切割。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功能多种多样,既可以对肿瘤进行钝性分离,也可以对肿瘤进行锐性切割,且还可以在手术的过程中进行牵拉切口和吸引积液,不仅降低了医疗工作者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医疗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扩张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锐性刀头1、钝性刀头2、刀柄3、吸引管4、不锈钢连接链5和扩张臂6,刀柄3的前端设置有锐性刀头1,锐性刀头1的一侧设置有钝性刀头2,锐性刀头1和刀柄3的外侧设置有吸引管4,刀柄3的末端通过不锈钢连接链5连接有扩张臂6。
所述的扩张臂6采用弹性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的吸引管4的末端与积液吸引器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使用时,采用扩张臂6将手术切口进行牵拉扩张手术的视野,然后切取过程中的积液采用吸引管4进行吸干净,采用锐性刀头1和钝性刀头2交替使用进行肿瘤切割。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功能多种多样,既可以对肿瘤进行钝性分离,也可以对肿瘤进行锐性切割,且还可以在手术的过程中进行牵拉切口和吸引积液,不仅降低了医疗工作者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医疗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7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