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损伤颈椎椎间撑开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17736.8 | 申请日: | 2013-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6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 发明(设计)人: | 梁磊;袁文;陈华江;祁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损伤 颈椎 撑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无损伤颈椎椎间撑开器。
背景技术:
目前,颈椎前路减压术是治疗颈椎病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减压后的固定方式分为融合和非融合两类。目前广泛采用的TDR和ZERO-P假体均只在经间隙减压完成后植入,其固定不涉及临近椎体前缘。而传统术式均须在临近椎体植入椎体钉,破坏椎前筋膜,易造成瘢痕粘连和吞咽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损伤颈椎椎间撑开器,它不仅能够在不破坏临近椎体的同时撑开减压间隙,而且操作方便、省力,可靠性好。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第一撑开板1、第一撑开部3、第二撑开板2、第二撑开部4、轨道5、卡锁6;第一撑开板1和第二撑开板2分别与第一撑开部3和第二撑开部4呈阶梯状连接,第一撑开部3固定在轨道5的一端,第二撑开部4套接于轨道5上,轨道5的外侧设置有卡锁6。
所述的第一撑开板1和第二撑开板3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锯齿1-1。
所述的轨道5为带锯齿和刻度轨道。
所述的卡锁6能够很好卡住套接于轨道5上的第二撑开部4,方便医护人员更好的测量距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不仅能够在不破坏临近椎体的同时撑开减压间隙,而且操作方便、省力,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第一撑开板1、第一撑开部3、第二撑开板2、第二撑开部4、轨道5、卡锁6;第一撑开板1和第二撑开板2分别与第一撑开部3和第二撑开部4呈阶梯状连接,第一撑开部3固定在轨道5的一端,第二撑开部4套接于轨道5上,轨道5的外侧设置有卡锁6。
所述的第一撑开板1和第二撑开板3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锯齿1-1。
所述的轨道5为带锯齿和刻度轨道。
所述的卡锁6能够很好卡住套接于轨道5上的第二撑开部4,方便医护人员更好的测量距离。
本具体实施方式不仅能够在不破坏临近椎体的同时撑开减压间隙,而且操作方便、省力,可靠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77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奎尼莫钠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对流式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