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呼吸式电化学制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7618.7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9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胡鸣若;小笠原亮;曹广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鸣若;小笠原亮;曹广益 |
主分类号: | C25B1/02 | 分类号: | C25B1/02;C25B9/00;C25B15/02;C25B15/08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电化 学制 系统 | ||
1.一种自呼吸式电化学制氧系统,其包括纯氧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供电系统、控制系统、至少一条纯氧发生流路,每条所述的纯氧发生流路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纯氧发生组件,所述纯氧发生流路组合排列成纯氧发生组件阵列,所述控制系统外接有所述供电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内设置有电源开关、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显示屏,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数量和所述纯氧发生组件阵列内的纯氧发生流路的条数相同,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对应的所述纯氧发生流路的入口,每条所述纯氧发生流路内的所述纯氧发生组件的各个阳极引脚并联连接后通过正极线路连接至所述控制系统输出端的正极,每条所述纯氧发生流路内的所述纯氧发生组件的各个阴极引脚并联连接后通过负极线路连接至所述控制系统输出端的负极,所述供电系统的输出端正极、负极分别通过引线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接入端的正级、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呼吸式电化学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可以采用电池直接供电;也可以是交流/直流转换系统,从电网上取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后进行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呼吸式电化学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氧发生流路的具体数量为1条~1000条, 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具体数量为1个~1000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数量和所述纯氧发生组件阵列内的纯氧发生流路的条数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呼吸式电化学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的纯氧发生流路内包括一个供气纯氧发生组件,当纯氧发生流路内含有一个所述纯氧发生组件时,该所述纯氧发生组件即为供气纯氧发生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呼吸式电化学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纯氧发生流路内含有至少两个所述纯氧发生组件时,其包括一个供气纯氧发生组件、其余均为内部纯氧发生组件,所述内部纯氧发生组件顺次排布于靠近所述控制系统的一侧,位于所述控制系统最远端的所述内部纯氧发生组件连接所述供气纯氧发生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自呼吸式电化学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纯氧发生组件、内部纯氧发生组件的结构均包括多孔气体端板、膜电极组件、氧气端板、内部集气底座,所述膜电极组件包括阳极气体扩散层、阳极催化层、质子交换膜、阴极催化层、阴极气体扩散层,膜电极组件和氧气端板通过密封连接,所述多孔气体端板的正中均布有小孔,所述小孔正对着所述阴极气体扩散层,所述阴极气体扩散层连通外部的所述控制系统输出端的负极,所述氧气端板中部开有氧气通孔,所述阳极气体扩散层连通外部所述控制系统输出端的正极,所述膜电极组件与所述氧气端板的连接处外缘面设置有封装槽,粘结剂填装于封装槽内;所述连接后的膜电极组件、氧气端板的整体置于内部集气底座之上,通过在内部集气底座的密封槽内填装粘结剂,使两者封装在一起;所述氧气端板的氧气通孔通向所述内部集气底座的氧气出气孔,氧气出气孔连通尾部引出管;所述多孔气体端板置于所述膜电极的阴极气体扩散层之上,通过在所述多孔气体端板、膜电极、氧气端板和内部集气底座的外部紧密缠绕绝缘带,使多孔气体端板与阴极气体扩散层紧密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呼吸式电化学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气体端板上伸出所述阴极引脚;所述氧气端板上伸出所述阳极引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呼吸式电化学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纯氧发生组件的内部集气底座的前面是氧气接头,所述氧气出气孔连通所述氧气接头,所述氧气接头连通氧气输出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呼吸式电化学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纯氧发生组件的内部集气底座的前面是前部引出管,所述前部引出管与所述内部纯氧发生组件的内部集气底座上的氧气出气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呼吸式电化学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纯氧发生组件的尾部引出管和与其相邻的内部纯氧发生组件的前部引出管的外缘面套装有密封软管;前一个所述内部纯氧发生组件的尾部引出管以和相邻的后一个所述内部纯氧发生组件的前部引出管的外缘面套装有密封软管;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相邻的所述内部纯氧发生组件的尾部引出管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输入端的外缘面套装有密封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鸣若;小笠原亮;曹广益,未经胡鸣若;小笠原亮;曹广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76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催化微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防水通风野外配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