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神经丛刺激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7521.6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9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卢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刚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M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 刺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用于人体四肢及颈部手术的病患者围术期的麻醉、镇疼以及其它需要神经定位与神经阻滞的场合,特别涉及一种神经丛刺激针。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人体外周神经定位与神经阻滞有赖于病人的配合,即诉说针刺异感的出现,称之为异感定位,也称之为盲探。因病人的感受不同,其诉说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因而难于准确确定神经的位置和获得满意的阻滞效果,而且还易出现神经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所以,能否在体表精确的定位神经的走行和体内的确切位置,并使局麻药在神经极近处注入是获得满意的神经阻滞效果、减少神经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关键。而利用传统的神经刺激针则无法做到这一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以及定位神经更准确的神经丛刺激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一种神经丛刺激针,包括针管、针座、导管、过滤器、电极线、插接头,所述针座套接安装在针管的底部,所述过滤器通过导管与针座互通连接;所述电极线的一端电连接在针管的底部,另一端电连接插接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所述针管的内外表面上分别镀有金黄色纳米氮化钛镀层和聚对二甲苯绝缘涂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针管表面标有刻度,针管顶部为针尖设计,且具有导电性。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针管由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采用电脉冲通过神经丛刺激针对目标神经进行刺激,能够直接观察到病人肌体的客观反应,可以不依赖病人的主观表述来确定人体外周神经的位置,避免了盲探操作定位神经带来的手术麻醉风险,方便了手术麻醉医生的操作,极大的提高了神经定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本实用新型在针管的内外表面利用特殊工艺镀涂纳米钛层,使其达到极为光洁的程度,减小刺激针进入人体时的阻力和改善操用者手感,同时减省药液输注时的阻力。
三、本实用新型将不锈钢针管表面钛层之上利用特殊工艺镀涂聚对二甲苯涂层,达到针管表面与人体组织可靠地绝缘,并仅使针尖一点导电为精确地将极微弱的电脉冲送到目标神经处。
四、本实用新型在针管表面利用激光技术刻蚀清晰的刻度,方便操作者观察进针的程度。
五、本实用新型针座设计成导电和导液双重功能,可以很方便的与神经刺激器进行电连接和与输注器械做导液连接。
以上均采用最新制造工艺,使产品性能更加可靠,外观更加精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留置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针管;2、针座;3、导管;4、过滤器;5、电极线;6、插接头;7、留置导管;8、接头;9、固定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神经丛刺激针,包括针管1、针座2、导管3、过滤器4、电极线5、插接头6,所述针座2套接安装在针管1的底部,所述过滤器4通过导管3与针座2互通连接;所述电极线5的一端电连接在针管1的底部,另一端电连接插接头6。
在所述针管1的内外表面上分别镀有金黄色纳米氮化钛镀层和聚对二甲苯绝缘涂层。
所述针管1表面标有刻度,针管1顶部为针尖设计,且具有导电性。
所述针管1由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一、用于传导电脉冲定位目标神经:本设计通过电极线插接头6与神经丛刺激器的输出电缆接口相连接,接收到神经刺激器发出的电脉冲并经由电极线5、针管1尖端的导电部分到达人体组织和目标神经处,针尖一点导电,并释放电荷脉冲。因此,只需极微弱的阈值电流便可诱发目标神经运动分支所支配的肌纤维收缩,使操作者很方便的观察到相应的肌体抽颤,借此,可精确的定位目标神经。
二、用于注射局麻药进行神经阻滞:本设计的针座2部分设有医用导管3接口,当目标神经定位完成以后,可以连接上医用导管3和注射器,将麻药通过针管1注入目标神经处,完成神经阻滞。
三、用于较长时间的手术麻醉或镇疼:本设计可将留置导管7通过针座2底孔导引进针管1并进入到目标神经处,再将针管1缓缓退出,接上留置导管接头8后可利用注射器或自动注药泵向目标神经处输注麻药。留置导管7可用表皮固定贴9固定在皮肤表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刚,未经王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7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红外静脉血管显像的光学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生命示踪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