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刻度的颈椎椎间撑开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17313.6 | 申请日: | 2013-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6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 发明(设计)人: | 梁磊;祁敏;袁文;陈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刻度 颈椎 撑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带刻度的颈椎椎间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病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在进行此类手术的过程中,椎体的撑开是保证彻底减压、恢复椎间高度最关键的步骤之一。
现有的颈椎椎间撑开装置在置入颈椎内的深度无法精确掌握,置入太深很容易将椎体过度撑开,带来灾难性后果,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刻度的颈椎椎间撑开装置,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不仅能够准确地把握撑开装置的置入深度及撑开的高度,避免过度撑开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而且操作方便、省力,可靠性好。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椎体钉1、撑开筒2、撑开部3、带锯齿的轨道4、卡锁5,椎体钉1设置在撑开筒2内,撑开筒2与撑开部3连接,撑开部3一脚固定安装在带锯齿的轨道4上,撑开部3的另一脚滑动安装在带锯齿的轨道4上,并且通过卡锁5固定,在椎体钉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刻度6,在带锯齿的轨道4上撑开部3的两脚之间设置有第二刻度7。
本实用新型在椎体钉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刻度6,在带锯齿的轨道4上撑开部3的两脚之间设置有第二刻度7,可以通过刻度准确把握撑开装置置入颈椎的深度以及撑开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不仅能够准确地把握撑开装置的置入深度及撑开的高度,避免过度撑开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而且操作方便、省力,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椎体钉1、撑开筒2、撑开部3、带锯齿的轨道4、卡锁5,椎体钉1设置在撑开筒2内,撑开筒2与撑开部3连接,撑开部3一脚固定安装在带锯齿的轨道4上,撑开部3的另一脚滑动安装在带锯齿的轨道4上,并且通过卡锁5固定,在椎体钉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刻度6,在带锯齿的轨道4上撑开部3的两脚之间设置有第二刻度7。
本具体实施方式在椎体钉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刻度6,在带锯齿的轨道4上撑开部3的两脚之间设置有第二刻度7,可以通过刻度准确把握撑开装置置入颈椎的深度以及撑开的高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不仅能够准确地把握撑开装置的置入深度及撑开的高度,避免过度撑开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而且操作方便、省力,可靠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73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扫描系统
- 下一篇:二维码识别、识读和微缩制版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