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蝙蝠肺脏组织保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7207.8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2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妍;史子学;潘铁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1/00 | 分类号: | A01N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蝙蝠 肺脏 组织 保存 装置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器官保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蝙蝠肺脏组织保存装置。
背景技术
蝙蝠是多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尤其是病毒病的重要宿主,在很多严重危害人类与动物健康的新发传染病的出现和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蝙蝠的病原生态学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从蝙蝠体内检测和分离鉴定出的病毒超过60种,其中大部分为致病性较强的人兽共患病病毒。随着人口的快速膨胀、人类经济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以及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导致蝙蝠向人类传播病毒的频率增加,从蝙蝠身上发现的病毒数量和种类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近十几年从蝙蝠体内分离和鉴定出的新病毒就已经超过20种,其中导致人群严重发病死亡的有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等。特别是2005年从蝙蝠体内发现SARS样冠状病毒(CoV)更证明了引起全球大流行的SARS很可能也是蝙蝠传播的。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在蝙蝠身上分离到的病毒与同属或同科病毒相比,通常处于非常独特的进化地位,这可能与蝙蝠独特的生理特征及生活习性有关,但最终原因仍未探明。高致病性病毒及处于独特进化分支病毒的发现与分离,更加引起了人们对蝙蝠携带未知病毒探索的兴趣。
在进行蝙蝠携带病毒的研究时,采集蝙蝠样品,尤其是采集及保存可能携带有病毒的蝙蝠肺脏组织,是进行研究的第一步,也是获得宝贵的生物学材料最为关键的一步。由于蝙蝠栖息地的独特性,蝙蝠喜穴居、我国较为常见的蝙蝠多聚居在我国西南、东南沿海地区,从样品采集到安全的将蝙蝠样品送到的指定实验室进行病毒检测及病毒分离研究,需要经过长途的运输,并且在进行后期研究中,需要对原始组织样品进行多项检测,需要多次提取样品、长期安全有效的保存组织样品,尤其是保障其中可能含有的生物学材料的生物活性,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无论是在运输过程还是样品保存环境,尚没有专门的保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蝙蝠肺脏组织保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蝙蝠肺脏组织保存装置,包括盒体、内胆、盒盖、卡扣、活塞、螺杆、旋钮、提手和密封塞,盒体内设有一个凹槽,内胆放置在凹槽内,内胆上设有提手,盒体为中空结构,盒体上设有密封塞,盒盖与盒体连接,盒盖上设有卡扣,活塞与螺杆连接,螺杆与盒盖连接,旋钮与螺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用于野外采集蝙蝠肺脏组织后专门用于其长途运输及在低温条件下的长期保存,具有安全、可重复利用、存取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蝙蝠肺脏组织保存装置,包括盒体1、内胆2、盒盖3、卡扣4、活塞5、螺杆6、旋钮7、提手8和密封塞9,盒体1内设有一个凹槽,内胆2放置在凹槽内,内胆2上设有提手8,盒体1为中空结构,盒体1上设有密封塞9,盒盖3与盒体1连接,盒盖3上设有卡扣4,活塞5与螺杆6连接,螺杆6与盒盖3连接,旋钮7与螺杆6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用于野外采集蝙蝠肺脏组织后专门用于其长途运输及在低温条件下的长期保存,具有安全、可重复利用、存取方便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72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输放射性废树脂的屏蔽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易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