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时故障检测的智能自取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7078.2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1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铮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H02J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01102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故障 检测 智能 自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时故障检测的智能自取电装置,属于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自取能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应用的故障检测装置均采用太阳能供电和锂电池供电两种。太阳能板供电检测装置,一般采用箱体结构,箱体内部为故障检测装置及蓄电池,外部安装一块太阳能电池板,为设备供电,这种设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太阳能板在没有太阳能时不能供电,以及太阳能板安装复杂,太阳能板需安装在靠近输电线安装的杆塔等固定装置上,太阳能板太大安装不方便,太小提供的功率不够检测装置使用。
另一种故障检测装置需要靠高能耗锂电池供电,由于锂电池工作寿命短,一般只能工作两年左右,而且能量不够给后面的电子负载设备,如不能带动大功耗的无线传输设备等,因此这类装置只能做简单的数据判断和分析。
专利201220153733.5 公开了一种互感自取电装置,但是该装置采用双边闭合硅钢片和蓄电池做为储能设备,双边闭合硅钢片应用时磁通量比较小,漏磁大,在母线电流小的情况下,获得的电能低, 另外,蓄电池做为储能设备,充放电一般为800次,使用寿命短,本装置使用过程中需考虑更换蓄电池,影响本装置的可靠性,增加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基于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实时故障检测的智能自取电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时故障检测的智能自取电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实时故障检测的智能自取电装置,用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高压电力线路实时故障检测的自取电,所述自取电装置包括互感自取电装置和电源处理装置。
所述的互感自取电装置由互感电源铁芯、闭合弹簧、活动销、压线弹簧和线圈组成,其中所述的互感电源铁芯由单边闭合硅钢片和绕线硅钢片组成闭合回路,所述的单边闭合硅钢片通过活动销连接,由所述的闭合弹簧固定闭合,所述的单边闭合硅钢片和绕线硅钢片具有相同的结构,均由多组硅钢片叠加组成,所述的线圈绕制在所述互感电源铁芯的绕线硅钢片上,所述的压线弹簧固定在所述的活动销上。
所述的电源处理装置包括电源线圈、整流电路、限压限流保护模块,DC-DC稳压模块,CC2530芯片,超级电容充电电路,超级电容和超级电容供电电路;其中电源线圈依次连接整流电路、限压限流保护电路、DC-DC整流模块;DC-DC整流模块分别与CC2530芯片和超级电容充电电路连接,CC2530芯片分别连接超级电容充电电路、超级电容供电电路,超级电容充电电路通过超级电容与超级电容供电电路连接 。
其中电源线圈获得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经整流后,通过限压限流保护电路,输入到DC-DC稳压模块,电流经DC-DC稳压模块变换成稳定的电流输出,输出电流一方面接入超级电容充电电路,所述的电源处理装置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由硅钢片互感电源铁芯从母线中感应得到交流电电流,并将感应到的电流经过功率调整、整流滤波和电源变换转换成所需的稳定电压为负载供电以及为备用蓄电池充电。
所述的互感电源铁芯通过浇注环氧树脂固定在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单边闭合硅钢片一端椭圆形设计,与绕线硅钢片5接触好,比双边闭合硅钢片具有更大的磁通量,能有效地减少磁通损耗,母线电流小时可获得足够的能量,为后面的电子设备提供更多的能源。
蓄电池做为储能设备,充放电一般为800次,使用寿命短,更换蓄电池麻烦,而超级电容做为储能设备,一般可以充放电50万次,在本装置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互感自取电电源装置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源处理模块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单边闭合硅钢片1、闭合弹簧2、固定销3、压线弹簧4、绕线硅钢片5、线圈6、电源处理装置7、支架8、外壳9组成。单边闭合硅钢片1通过活动销3连接,由闭合弹簧2固定闭合,单边闭合硅钢片1和绕线硅钢片5具有相同的结构,均由多组硅钢片叠加组成,由于硅钢材料具有高饱和磁通密度,低损耗,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和时效稳定性,选择硅钢片作为互感电源铁芯。互感电源铁芯通过浇注环氧树脂固定在外壳9上,线圈6绕制在互感电源铁芯的绕线硅钢片5上,压线弹簧4固定在活动销3上。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线圈6 选择Ф=0.60mm的漆包线在绕线硅钢片5上绕制200匝。支架8用来固定电源处理装置7,外壳9采用透明PC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铮,未经王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70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改进的数控机床用夹具
- 下一篇:一种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