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够带动切割液的多绞线式钢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6901.8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7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博;刘兴翀;孟奔;林洪峰;盛雯婷;张凤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5/04 | 分类号: | B28D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带动 切割 多绞线式钢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够带动切割液的多绞线式钢线,尤其是三绞线式钢线,可用于带动切割液对硅块加工切割,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钢丝绳是用多根或多股细钢丝拧成的挠性绳索,钢丝绳是由多层钢丝捻成股,再以绳芯为中心,由一定数量股捻绕成螺旋状的绳。在物料搬运机械中,供提升、牵引、拉紧和承载之用。钢丝绳的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折断,工作可靠。线切割技术发展于太阳能硅块切割技术,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精密磨削加工方式,碳化硅(SiC)就像锯子的“锯齿”,钢线就是锯条,此种类型钢线运用于多晶硅切片机,钢线带动切割液对硅块进行切割加工,利用切割液中的SiC对硅块进行研磨切割。现有钢线光滑的圆柱体结构导致切割能力有限,不利于SiC的混合搅拌,在切割过程中SiC圆度下降,切割能力越来越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钢线光滑的圆柱体结构不利于SiC的混合搅拌,在切割过程中SiC圆度下降,切割能力越来越弱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带动切割液的多绞线式钢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能够带动切割液的多绞线式钢线,包括若干根细钢丝,所述细钢丝之间相互捻绕为螺旋状的钢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此种钢线结构在高速切割中,钢线带动砂浆产生螺旋力,对SiC进行搅拌,提高了SiC的利用率,增加了切割能力。绞线自身的间隙产生的张力能更好的带动切割液,绞线自身的弧度与走线产生的离心力有利于带出团聚的大颗粒SiC防止对硅片表面的深度划伤。
进一步地,所述细钢丝之间的捻绕结构为顺绕结构。经过测试,顺绕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缠绕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细钢丝的数量为三根或三根以上。细钢丝的优选数量为三根;所述细钢丝的直径为r,钢线的直径为R, 。细钢丝的直径取值根据国家标准进行选取,在满足应力和强度的作用下,实现切割的最好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降低成本,同等长度情况下能减少钢材用量;
(2)、增加带动切割液的能力,绞线空闲自身的间隙产生的张力能更好的带动切割液,增强切割能力;
(3)、增加切割液中的SiC利用率,起到增强切割力的作用;
(4)、减少SiC团聚,避免大颗粒团聚SiC划伤硅片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2是钢线带动的SiC磨削硅块的剖面微观放大图;
图3是钢线在硅片切割机中切割硅块的原理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细钢丝;2—钢线;3—砂浆;4—导轮;5—硅块;6—主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能够带动切割液的多绞线式钢线,包括若干根细钢丝1,所述细钢丝1之间相互捻绕为螺旋状的钢线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钢线2自身的间隙产生的张力能更好的带动切割液,增强切割能力。钢线2自身的弧度与走线产生的离心力有利于带出团聚的大颗粒SiC防止对硅片表面的深度划伤。利用主动装置6的运动带动导轮4的运动,使得钢线2切割硅块5,利用钢线2带动切割液产生螺旋力,将砂浆3中的SiC进行搅拌,切割硅块5。
通常用圆形度,也就是圆度系数来检测碳化硅的切割能力,传统切割中SiC会随着钢线2的带动圆度会越磨越小,切割能力降低,新型钢线将原有的大体积钢线更改为三根小体积细钢丝1绞合在一起的钢线,利用此种钢线结构在高速切割中,钢线2带动切割液产生螺旋力,对SiC进行搅拌,保持SIC的不断替换,提高了SiC的利用率,增加了切割能力。
实施例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细钢丝1之间的捻绕结构为顺绕结构。顺绕结构即为同向捻钢丝绳,同向捻钢丝绳的绳与股的捻向相同。所谓绳的捻向就是由股捻成绳时的捻制螺旋方向,而股的捻向则是由丝捻成股时的捻制螺旋方向。顺绕钢丝绳钢丝间为线接触,挠性与耐磨性能好。
所述细钢丝1的数量为三根或三根以上。采取三根细钢丝1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优选方式。
所述细钢丝1的直径为r,钢线2的直径为R,。钢线的直径根据细钢丝1的直径而定,公式是三股细钢丝1的小圆半径和原钢线的大原半径换算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69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头工件整列轨道
- 下一篇:上下运动漏斗供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