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6587.3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7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余少言;仇明贵;赵斌斌;银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46 | 分类号: | F23D14/46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33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气灶 燃烧 器火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炉灶罩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燃气灶火盖按火槽形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直火火盖,但存在离焰、锅底受热不均的问题;另一种是旋火火盖,通常为单环或双环结构。较早出现的单环旋火火盖由于火焰长度较长,二次空气补给困难,燃烧不充分,且锅底远离火焰高温区域,导致热效率偏低。双环旋火火盖是针对单环旋火火盖的不足而设计的,其简短了火焰长度,提升了热效率,问世后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然而,现使用的双环旋火火盖其内、外环火槽总的截面积大致相当,相应的内、外环热负荷分配及二次空气需求量亦相当。然而对于嵌入式灶具而言,内环的二次空气补给要差于外环的,此为一客观事实。因此,现有的双环旋火火盖在一定程度上尚未达到最优化结构,可进一步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双环旋火火盖内、外环二次空气需求比不合理的问题,提供一种燃烧效率高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包括:中空的支撑环,设置在中空支撑环上端的燃烧环盖,以及设置在燃烧环盖上的多个火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环盖包括外环盖和内环盖,在外环盖上设有多个外环火槽,在内环盖上设有多个内环火槽;所述外环火槽总截面积与内环火槽总截面积的比值在[1.2,2.5]区间内。
作为改进地,所述外环火槽和内环火槽的数量一致,分别均匀分布在外环盖、内环盖上、并呈相互间隔的交替排布;单个外环火槽截面积与单个内环火槽截面积的比值在[1.2,2.5]区间内。
作为改进地,所述支撑环和燃烧环盖都呈封闭的圆环状;所述外环盖和内环盖之间形成一个交线圆,所述外环火槽与该交线圆的交点将交线圆等分,相邻等分点的中点与交线圆圆心的连线、与对应外环火槽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间存在一个夹角,该夹角的范围为0°~70°。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内环火槽与该交线圆的交点将交线圆等分,相邻等分点的中点与交线圆圆心的连线、与对应内环火槽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间存在一个夹角,该夹角的范围为0°~70°。
作为改进地,所述外环盖、内环盖都为斜面;外环盖和内环盖之间夹角的范围为60°~17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内、外环火槽总截面积的比值限制在[1.2,2.5]区间内,调节了内、外环热负荷分配比以及对二次空气的需求量之比,使燃烧更充分,热效率更高。通过实验验证,在普通的嵌入式燃气灶上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器火盖,其燃烧工况满足国标要求的情况下,热效率≥55%。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剖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环, 2、燃烧环盖, 3、火槽;
21、外环盖, 22、内环盖;
31、外环火槽, 32、内环火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如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包括:中空的支撑环1,设置在支撑环1上端的燃烧环盖2,以及设置在燃烧环盖2上的多个火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环盖2包括外环盖21和内环盖22,在外环盖21上设有多个外环火槽31,在内环盖22上设有多个内环火槽32;所述外环火槽31总截面积与内环火槽32总截面积的比值在[1.2,2.5]区间内。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环1和燃烧环盖2都呈封闭的圆环状;优选外环火槽31和内环火槽32的数量一致,分别均匀分布在外环盖21和内环盖22上,并呈相互间隔的交替排布;单个外环火槽31截面积与单个内环火槽32截面积的比值在[1.2,2.5]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65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RFID标签的CF卡
- 下一篇:多功能钓鱼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