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6404.8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2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建军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234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茶叶 理条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茶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消费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市场上对茶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开始的时候,茶叶理条通常都是需要人工操作,通过人工手动来对茶叶进行理条,这就增加了额外的人工劳动,增加了生产成本,工人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休息,这就容易造成工作效率降低,而且工人在工作的过程中会频繁地接触茶叶,使茶叶容易被细菌等污染物污染,卫生性差,容易影响茶叶饮用者的人身健康。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茶叶理条机,但是这些茶叶理条机不能够实现全自动化,需要手工装取茶叶,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由于这些茶叶理调条机通常都是使用理条锅来对茶叶进行理条,容易造成茶叶在理条的时候受热不均,容易降低茶叶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卫生性好,能够实现全自动茶叶理条,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提高茶叶品质,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作往复运动的运动架,运动架上设有理条锅,工作台上设有用于为理条锅供热的加热管,理条锅的一侧开有出料口,出料口的上端铰接有用于防止漏料的挡板,挡板上铰接出料口的一侧沿挡板两端向外凸出,该凸出的部分连接有倒L形的支架,运动架上设有支板,支板上开有凹口,支架的外端架设在支板的凹口上。这样设置后,结构合理,茶叶放置在理条锅内,加热管对理条锅进行加热,运动架作往复运动对茶叶进行理条,由于出料口的上端铰接有用于防止漏料的挡板,挡板为可活动开启的部分,当理条锅需要出料的时候出料口的铰接处可控制挡板的开启,由于倒L形支架的外端架设在支板的凹口上,支架可在凹口上转动,通过支架的转动可控制挡板的闭合,完成挡板的自动开启和闭合,实现茶叶的理条过程,能够实现全自动茶叶理条,使用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理条锅上位置与出料口相对的一侧设有用于控制理条锅该侧升降的连杆。这样设置后,在茶叶理条完成后,连杆将理条锅上相对理条锅出料口的一侧升起,使理条锅出料口处的挡板翻出,茶叶能够顺利输出,茶叶输出完毕后,连杆控制理条锅回归原位,支架控制挡板翻回将出料口处挡住使茶叶不会漏出。
连杆上连接有用于驱动连杆做往复运动的齿轮组。这样设置后,通过齿轮组的齿轮传动控制连杆,增加了自动化的程度,增加了使用的方便程度。
齿轮组上连接有用于驱动齿轮组运动的电机。这样设置后,通过电机驱动齿轮组运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理条锅内设有一排呈弧形设置的凹槽。这样设置后,茶叶放置在凹槽内,在运动架带动理条锅运动过的时候茶叶不会集中到一起,从而使茶叶受热均匀,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凹槽的出口处与理条锅的出料口位置匹配。这样设置后,凹槽内的茶叶在理条完毕后能够使茶叶顺利输出。
理条锅的出料口处设有安装在工作台上且用于输出茶叶的出料板。这样设置后,可以使茶叶顺利输出,避免了工人接触茶叶,卫生性好。
工作台上设有用于控制运动架作往复运动的控制台。这样设置后,通过控制台控制运动架运动,能够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控制台通过推拉杆连接运动架。这样设置后,便于控制台控制运动架,增加了方便程度。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茶叶理条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卫生性好,能够实现全自动茶叶理条,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提高茶叶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板连接运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工作台1,控制台1-1,推拉杆1-2,运动架2,理条锅3,凹槽3-1,加热管4,出料口5,挡板6,支架7,支板8,凹口8-1,连杆9,齿轮组9-1,电机9-2,出料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建军,未经徐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6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货车载重量自测量系统
- 下一篇:具有远程控制的热表抄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