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标尺式气压计气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5918.1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4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邝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安途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尺 气压计 气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胎修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标尺式气压计气泵。
背景技术
气泵是交通工具领域非常重要的基础工具之一。在对轮胎等进行充气过程中,简单而精确检测气压大小是确保有效充气的重要因素。
现有技术中,对气压进行检测的气压计所应用的原理各不相同,主要有弹簧管式、膜片式和电子数显式气压计三种。随着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及发展,气泵的小型化、精准化、便携化等逐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与此相应,也要求与气泵配合使用的气压计具有结构简单、精准、成本低廉的特点。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气压表无论是弹簧管式还是膜片式或者电子数显式均存在成本高、精度低的缺陷。
气压计气压计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测精度高、成本低廉的标尺式气压计气泵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标尺式气压计气泵,该标尺式气压计气泵具有结构简单、气压检测精度高和成本低廉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标尺式气压计气泵,设置有泵体、与泵体连通的大盘、与大盘出口分别连通的轮胎连接管和气压计,大盘将泵体产生的一部分气体通过轮胎连接管输入至汽车轮胎,另一部分气体输入至气压计进行气压检测;
所述气压计设置为标尺式气压计,所述标尺式气压计设置有进气管、筒体、活塞、弹簧和传动件;
所述进气管一端与所述大盘连通,所述进气管另一端与所述筒体连通,所述活塞密封装配于所述筒体的靠近所述进气管的一端,所述弹簧装配于所述筒体内部;
所述传动件设置有探测端和指示端,所述探测端与所述指示端连接,所述指示端穿出所述筒体用于在表盘上进行压力指示;
所述传动件的探测端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件的探测端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筒体的远离所述进气管的一端抵接。
上述筒体设置有滑动槽;
所述传动件还设置有管状部,所述管状部一端与所述探测端固定连接,所述管状部另一端与所述指示端固定连接;
所述管状部设置于所述筒体内,所述弹簧装配于所述管状部内部,所述指示端穿出所述滑动槽。
上述管状部、所述探测端和所述指示端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
上述探测端设置有装配凸头,所述活塞设置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凸头与所述装配孔密封装配。
上述进气管与所述筒体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
上述筒体设置有堵头,所述堵头固定设置于所述筒体的远离所述进气管的一端。
上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堵头。
上述筒体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与所述堵头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柱。
上述标尺式气压计气泵还设置有指针,所述指针与所述指示端固定连接。
上述表盘设置为均匀刻度的表盘。
本实用新型的标尺式气压计气泵,设置有标尺式气压计,标尺式气压计设置有进气管、筒体、活塞、弹簧和传动件;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筒体连通,所述活塞密封装配于所述筒体的靠近所述进气管的一端,所述弹簧装配于所述筒体内部;所述传动件设置有探测端和指示端,所述探测端与所述指示端连接,所述指示端穿出所述筒体用于在表盘上进行压力指示;所述传动件的探测端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件的探测端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筒体的远离所述进气管的一端抵接。该标尺式气压计气泵具有结构简单、气压检测精度高和成本低廉的特点。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标尺式气压计气泵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标尺式气压计气泵的标尺式气压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2中,包括:
泵体10、
大盘20、大盘出口21、轮胎接口22、气压计接口23、
马达40、
小齿轮51、大齿轮52、凸轮53、传动杆53、
气压计30、
进气管100、
筒体200、堵头210、导柱220、
活塞300、装配孔310、
弹簧400、
传动件500、
探测端510、管状部520、指示端530、
装配凸头511、
指针600、
表盘70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安途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安途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59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