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高浓度纸浆净化的除渣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15870.4 | 申请日: | 2013-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2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峰;林爱红;陈锡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海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21D5/18 | 分类号: | D21D5/18 |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家昭 |
| 地址: | 26212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浓度 纸浆 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浓度的纸浆净化的除渣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纸浆净化除渣器包括锥形除渣器壳体,锥形除渣器壳体顶部安装有进料头,进料头上设有良浆排出管,沿进料头的切线方向设有进浆管,锥形除渣器壳体的底部通过排渣连接管与集渣罐连通,排渣连接管上设有平衡水管,排渣连接管与集渣罐之间设有切断阀,集渣罐底部设有排渣阀,集渣罐上设有空气排空管和冲洗水管。浆料被进浆泵送入进浆管,浆料沿切线方向进入锥形除渣器内高速回转产生离心力从而使纤维分离出来,此种除渣器需配备大扬程的进浆泵才能使浆料的流速达到分离的要求,因此此种除渣器的动力消耗很大,且其纤维流失也很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消耗小的用于高浓度纸浆净化的除渣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锥形除渣器壳体,锥形除渣器壳体顶部安装有进料头,进料头上设有良浆排出管,沿进料头的切线方向设有进浆管,锥形除渣器壳体的底部通过排渣连接管与集渣罐连通,排渣连接管上设有平衡水管,排渣连接管与集渣罐之间设有切断阀,集渣罐底部设有排渣阀,集渣罐上设有空气排空管和冲洗水管,空气排空管上设有排气阀,冲洗水管上设有控制管路通断的控制阀,其结构特点是所述进浆管的进浆口位于进料头的斜上方。
所述进浆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圆管、变径管、方管,圆管的端部为进浆口,所述圆管的直径大于方管的边长。
所述变径管的任一横截面为方形。
所述进浆管的末端通过螺旋状的连接管与进料头连接。
所述锥形除渣器壳体包括均呈V形的上锥形除渣器壳体和下锥形除渣器壳体,两级锥形除渣器可更好的将纤维分离出来。
所述锥形除渣器壳体外部设有筒体,筒体与锥形除渣器壳体之间填充有混凝土。
所述锥形除渣器壳体由耐磨陶瓷制成。
所述平衡水管为两根,其对称设置在排渣连接管的两侧。
所述集渣罐沿其切线方向设有两根冲洗水管,两根冲洗水管在集渣罐的两侧相向设置,对集渣罐进水时两股水流正好形成环形水流,可更好的对集渣罐进行冲洗。
所述切断阀和排渣阀均为气动闸板阀,控制阀为电磁阀,切断阀、排渣阀、控制阀均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
采用上述结构后,进浆管的进浆口位于进料头的斜上方,在进浆泵的扬程不变的情况下可提高浆料的进浆流速,且其由直径大的圆管经任一横截面为方形的变径管变径为边长小的方管并通过螺旋管与进料头连接,此种设计可进一步增大浆料的进浆流速和螺旋程度,使其进入锥形除渣器后将纤维更好的分离出来并将好的纤维从良浆排出管排出。除渣器工作时,排渣连接管上相对设置的平衡水管处于常开状态,水进入排渣连接管降低此处浆料的浓度,并进一步对浆料进行冲洗,使纤维得到最大程度的回收。当集渣罐内的渣料过多时,自动控制系统工作,关闭切断阀,打开排渣阀、控制阀和排气阀,将渣料排出的同时对集渣罐进行冲洗,冲洗完毕将排渣阀、将集渣罐灌满水后再关闭控制阀和排气阀,打开切断阀继续将渣料沉降至集渣罐内,如此往复的对高浓度浆料中的纤维进行回收。本实用新型可减小进浆泵的扬程,从而降低动力消耗,且其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料头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沿A-A线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高浓度纸浆净化的除渣器包括由耐磨陶瓷制成的锥形除渣器壳体1,锥形除渣器壳体1包括均呈V形的上锥形除渣器壳体11和下锥形除渣器壳体12,上锥形除渣器壳体11的长度大于下锥形除渣器壳体12的长度,且上锥形除渣器壳体11的底端插入下锥形除渣器壳体12内,锥形除渣器壳体1外部设有筒体13且其固接在筒体13上,筒体13底部由支架7支撑,由于除渣器工作时震动较大,最好在筒体13与锥形除渣器壳体1之间填充混凝土14以减震。
锥形除渣器壳体1顶部通过法兰安装有进料头2,进料头2的正中央竖直设有良浆排出管21,沿进料头2的切线方向设有相对于进料头2倾斜向上的进浆管22,进浆管22包括依次密封连接的圆管221、变径管222、方管223,圆管221的端部为进浆口,其中圆管221水平设置,变径管222、方管223倾斜设置,圆管221的直径大于方管223的边长,变径管222的任一横截面为方形,进浆管22的末端通过螺旋状的连接管23与进料头2连接,进浆管22的末端沿连接管23的切线方向与连接管23连接。
锥形除渣器壳体1的底部通过排渣连接管3与集渣罐4连通,排渣连接管3的两侧对称设置平衡水管31,除渣器工作时平衡水管31处于常开状态,所以在平衡水管31上设置手动球阀32控制其通断即可,排渣连接管3与集渣罐4之间设有切断阀5。集渣罐4的侧部设有观察窗45和空气排空管41,空气排空管41上设有排气阀42,集渣罐4的底部设有排渣阀6,由图3可知,集渣罐4的上部沿其切线方向设有两根冲洗水管43,两根冲洗水管43在集渣罐4的两侧相向设置,且冲洗水管43上均设有控制管路通断的控制阀44,其中切断阀5和排渣阀6均为气动闸板阀,切断阀5、排渣阀6、控制阀44均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自动控制系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海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坊海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5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