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智能移动室分馈线末端信号监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5699.7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5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田立武;缪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王树镛 |
地址: | 31403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智能 移动 馈线 末端 信号 监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号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信号检测器,特别是一种无线智能移动室分馈线末端信号监测器。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的室内分布系统,特别是一种支持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无线智能移动室分馈线末端信号监测器,主要应用在移动、联通、电信室内信号分布系统监测天馈线末端信号状态。移动通信的室内分布系统的具体位置由于装修等各种原因难以确认,天线信号信号强度无法实时掌握。
因此,现有的移动室分馈线信号检测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线智能移动室分馈线末端信号监测器,该监测器能够实时检测分馈线末端信号强度并进行无线传输数据。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线智能移动室分馈线末端信号监测器,设置在移动室内且与移动室内分馈线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采集分馈线的场强信号的场强信号采集电路、用于将场强信号采集电路采集的场强信号经过处理并转变为电信号的微控制单元、用于将电信号转变为无线信号的无线模块电路、用于发射无线信号的天线、以及电池供电电路,所述的电池供电电路为整个检测器供电,所述场强信号采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移动室内分馈线连接,所述场强信号采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控制单元的第一通信接口连接,所述无线模块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微控制单元的第二通信接口连接,所述天线与无线模块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无线智能移动室分馈线末端信号监测器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为ADC采集接口。ADC采集接口为数模转换接口,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在上述的一种无线智能移动室分馈线末端信号监测器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为SPI接口。SPI接口为串行外围接口,用于微控制单元与无线模块电路之间进行同步串行数据传输。
在上述的一种无线智能移动室分馈线末端信号监测器中,所述天线为弹簧高增益天线。
在上述的一种无线智能移动室分馈线末端信号监测器中,所述弹簧高增益天线的接收频率为433MHZ。
在上述的一种无线智能移动室分馈线末端信号监测器中,所述无线模块通过天线与网关无线连接。通过无线连接,能够使采集并处理后的数据及时发送到网关,以便及时发现信号中断的区域与产生故障的设备,及时监督管理故障排除与修复的情况。
在上述的一种无线智能移动室分馈线末端信号监测器中,所述电池供电电路包括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电池供电电路通过电池给其他单元供电,电池易于更换,方便设备安装调试;
2、无线模块电路与微控制单元连接,微控制单元与场强信号采集电路连接,实时采集场强数据并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网关,工程安装无需布线,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中,1、分馈线;2、场强信号采集电路;3、微控制单元;4、无线模块电路;5、天线;6、电池供电电路;7、接口电路;8、网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无线智能移动室分馈线末端信号监测器,包括场强信号采集电路2、微控制单元3、无线模块电路4、天线5和电池供电电路6。
更具体的说,电池供电电路6为整个监测器提供电能,场强信号采集电路2的信号输入端与移动室内分馈线1末端连接,其信号输出端与微控制单元3的第一通信接口连接;微控制单元3通过其第二通信接口与无线模块电路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无线模块电路4的信号输出端与天线5连接;天线5通过发送无线信号与网关8进行无线通讯。
其中,微控制单元3的第一通信接口为为ADC采集接口,ADC采集接口为数模转换接口,用于将场强信号采集电路2采集场强电压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第二通信接口为SPI接口,SPI接口为串行外围接口,用于微控制单元3与无线模块电路4之间进行同步串行数据传输;天线5采用接收频率为433MHZ的弹簧高增益天线;电池供电电路6中采用高寿命和高电量的锂电池作为电源。
本无线智能移动室分馈线末端信号监测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56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因子耦合的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公交站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