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5209.3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3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郭彪;王云鹏;周亚杰;咸明敏;钱一帆;陈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科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0 | 分类号: | B01D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11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二氧化碳 萃取 设备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是现在国内外正在致力发展的一种新型萃取技术,当二氧化碳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性质会发生变化,其密度近于液体,粘度近于气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0倍,因而具有惊人的溶解能力,用它可溶解多种物质,运用该技术可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可提取过去用化学方法无法提取的物质。但目前我们所使用的超临界萃取设备在生产中对二氧化碳的损耗比较大:目前一个24L*4的超临界每两釜使用的二氧化碳是40kg左右,而其中20-25kg的二氧化碳都是在倒气的时候因无法利用而白白浪费,一天生产4次将浪费80-100kg的二氧化碳,目前全国约有500个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装置,按每周正常生产5天,一年52周计算,每年我们将浪费掉二氧化碳10400000kg,而二氧化碳市场价现在约2.5元/kg,一年因超临界不能充分利用的二氧化碳约有2600万元人民币;目前二氧化碳也是全球变暖的一个罪魁祸首,而单因超临界二氧化碳所浪费掉的二氧化碳就有10400000kg,可想而知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有多大。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在生产中都是循环使用二氧化碳,但在其循环使用过程中对二氧化碳的利用不够彻底,不能最大程度限度的利用二氧化碳,给很多生产厂家对二氧化碳的利用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针对四萃取釜分两次进行生产的超临界萃取设备提供一种能有效回收利用低于4MPa二氧化碳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节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节能装置,包括多个阀门、钢瓶、高压泵、萃取釜Ⅰ、Ⅱ、Ⅲ、Ⅳ、分离釜Ⅰ、Ⅱ和压缩机,所述的高压泵、萃取釜Ⅰ、Ⅱ、Ⅲ、Ⅳ和分离釜Ⅰ、Ⅱ通过管道连接成一个闭合管路,所述的高压泵前后分别设置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所述的萃取釜Ⅰ、Ⅱ、Ⅲ、Ⅳ并联设置在高压泵和分离釜Ⅰ之间,每个萃取釜前后分别设有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所述的钢瓶设有出气阀门,通过管道和闭合管路的进气阀门相连接;所述的分离釜Ⅱ与高压泵之间设有压缩机,压缩机前后分别设有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
所述的压缩机的进气口和分离釜Ⅱ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的出气口和高压泵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的闭合管路的进气阀门和压缩机的进气阀门之间设有和压缩机并联的管道,在所述的管道上设有阀门。
所述的压缩机为二氧化碳专用压缩机。
所述的分离釜Ⅱ和压缩机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排空阀门。
所述的萃取釜Ⅰ、Ⅱ、Ⅲ、Ⅳ和分离釜Ⅰ、Ⅱ还分别设有排空阀门。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新型实用装置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可重新利用目前超临界萃取设备在正常生产中所浪费二氧化碳的90%以上,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浪费;使得我们生产中使用二氧化碳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也使得超临界生产中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减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出气阀门,2-进气阀门,3-进气阀门,4-出气阀门,5-进气阀门,6-进气阀门,7-进气阀门,8-进气阀门,9-出气阀门,10-出气阀门,11-出气阀门,12-出气阀门,13-阀门,14-进气阀门,15-出气阀门,16-排空阀门,17-钢瓶,18-高压泵,19-萃取釜Ⅰ,20-萃取釜Ⅱ,21-萃取釜Ⅲ,22-萃取釜Ⅳ,23-分离釜Ⅰ,24-分离釜Ⅱ,25-压缩机,26-排空阀门,27-排空阀门,28-排空阀门,29-排空阀门,30-排空阀门,31-排空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
如图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节能装置,包括多个阀门、钢瓶(17)、高压泵(18)、萃取釜Ⅰ、Ⅱ、Ⅲ、Ⅳ(19、20、21、22)、分离釜Ⅰ、Ⅱ(23、24)和压缩机(25),所述的高压泵(18)、萃取釜Ⅰ、Ⅱ、Ⅲ、Ⅳ(19、20、21、22)和分离釜Ⅰ、Ⅱ(23、24)通过管道连接成一个闭合管路,所述的高压泵(18)前后分别设置进气阀门(3)和出气阀门(4),所述的萃取釜Ⅰ、Ⅱ、Ⅲ、Ⅳ(19、20、21、22)并联设置在高压泵(18)和分离釜Ⅰ(23)之间,每个萃取釜前后分别设有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所述的钢瓶(17)设有出气阀门(1),通过管道和闭合管路的进气阀门(2)相连接;所述的分离釜Ⅱ(24)与高压泵(18)之间设有压缩机(25),压缩机(25)前后分别设有进气阀门(14)和出气阀门(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科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科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52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滤网的三段式吸附柱
- 下一篇:环氧反应釜的冷凝回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