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伞式深井救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4528.2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8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元虎 |
主分类号: | A62B99/00 | 分类号: | A62B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井 救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援工具,具体涉及一种伞式深井救援器。
背景技术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有很多农业灌溉用的机井,意外落井事故发生频率也逐年增加,很多机井的口径比较小,深度却很深,救援难度非常大,一旦出现落井事故,目前主要通过大型挖掘机的挖掘或者采用救援人员倒立入井,由于大型挖掘机的挖掘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还会对深井造成破坏;救援人员倒立入井不但受到各种深井形状、尺寸的限制,还会增加救援人员的危险和救援难度,因此目前的深井救援方式缺陷在于缺少专门用于深井救援的工具,救援时间太长,救援难度高,容易造成落井者的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伞式深井救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少专业深井救援工具、救援时间长以及救援难度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伞式深井救援器,主要由中空的立杆和支撑机构组成,立杆的下部设置上下两个卡座,立杆表面开有两个支撑孔和一个收拢孔,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上卡座的固定环、放置在下卡座上的活动环、短支架、长支架、两条展开牵索和一条收拢牵索,长支架一端固定在活动环上,短支架一端固定在固定环上,短支架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长支架连接,展开牵索和收拢牵索设置在立杆内部,展开牵索一端从支撑孔穿出与活动环相连,收拢牵索一端从收拢孔穿出与活动环相连。
上述两个支撑孔位于上卡座上面,并且对称分布;收拢孔位于下卡座下面。
上述立杆表面固定设置连接套,连接套上开有连接孔,用来与井上的提升装置相连。
上述长支架为三根,左右两个长支架末端具有弧形端头。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拉拽收拢牵索,使与收拢牵索连接的活动环向下运动,从而带动长支架向上收拢,然后即可以通过人工向井下输送救援器,也可以通过与立杆表面连接套连接的提升装置将救援器送至井下,当救援器到达落井者时,便可通过拉拽展开牵索,使与展开牵索连接的活动环向上运动,从而带动长支架向下展开,落井者便可踩在由长支架和短支架形成的支撑架上,通过人工提升或井上提升装置提升,将落井者提升出井外。
本实用新型采用伞式收拢原理,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大大缩短深井事故救援时间,避免救援人员入井,具有实用性强、便于携带以及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立杆、2支撑机构、3上卡座、4下卡座、5连接套、11支撑孔、12收拢孔、21固定环、22活动环、23短支架、24长支架、25展开牵索、26收拢牵索、27弧形端头、28转轴、5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伞式深井救援器,主要由中空的立杆1和支撑机构2组成,立杆1的下部设置上下两个卡座,立杆1表面开有两个支撑孔11和一个收拢孔12,支撑机构2包括固定在上卡座3的固定环21、放置在下卡座4上的活动环22、三根短支架23、三个长支架24、两条展开牵索25和一条收拢牵索26,长支架24一端固定在活动环22上,短支架23一端固定在固定环21上,短支架23的另一端通过转轴28与长支架24连接,展开牵索25和收拢牵索26设置在立杆1内部,展开牵索25一端从支撑孔11穿出与活动环22相连,收拢牵索12一端从收拢孔12穿出与活动环22相连,两个支撑孔11位于上卡座3上面,并且对称分布;收拢孔12位于下卡座4下面,立杆1表面固定设置连接套5,连接套5上开有连接孔51,用来与井上的提升装置相连,左右两个长支架24末端具有弧形端头27。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拉拽收拢牵索26,使与收拢牵索26连接的活动环22向下运动,从而带动长支架24向上收拢,然后即可以通过人工向井下输送救援器,也可以通过与立杆1表面连接套5连接的提升装置将救援器送至井下,当救援器到达落井者时,便可通过拉拽展开牵索25,使与展开牵索25连接的活动环22向上运动,从而带动长支架24向下展开,落井者便可踩在由长支架24和短支架23形成的支撑架上,通过人工提升或井上提升装置提升,将落井者提升出井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元虎,未经刘元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45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十二面体型台历
- 下一篇:一种防霉缓释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