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磁线圈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4418.6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3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华;江先荡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小庆 |
主分类号: | H05B6/36 | 分类号: | H05B6/36;F24C7/0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342605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圈盘,尤其涉及一种聚磁线圈盘。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的电磁炉的主要工作部分是线圈盘,而传统的电磁炉没有针对线圈盘设置防电磁辐射的装置,因此有着危害人体的电磁污染。
电磁污染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导致体温升高,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对人体的伤害具有累积效应,其伤害程度会随时间和影响程度发生累积,久而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电磁波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被诱发意想不到的病变。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我们研制了一种改进的聚磁线圈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磁线圈盘,有效解决传统线圈盘没有设置防电磁辐射的装置所导致的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磁线圈盘,包括托盘1、线圈2、导磁条3,所述托盘包括轮辐4和盘框5,所述线圈和所述导磁条分别设在所述轮辐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框5上设有环形铝片6。
所述盘框5上设有环形槽7,所述环形铝片6设在该环形槽内。
所述环形铝片6用环氧树脂胶水8灌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该聚磁线圈盘的盘框上设有环形铝片,该环形铝片能在线圈盘工作时把电磁聚集在线圈盘范围内,防止了电磁污染。这样能有效解决传统线圈盘没有设置防电磁辐射的装置所导致的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美观耐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去线圈后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图2 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包括托盘1、线圈2、导磁条3,所述托盘包括轮辐4和盘框5,所述线圈和所述导磁条分别设在所述轮辐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框5上设有环形铝片6。
所述盘框5上设有环形槽7,所述环形铝片6设在该环形槽内。
所述环形铝片6用环氧树脂胶水8灌封。
本实用新型中的托盘1包括轮辐4和盘框5,线圈2和导磁条3分别设在所述轮辐上;所述盘框上设有环形槽7,便于安装环形铝片6;安装环形铝片6后,对其用环氧树脂胶水8灌封,防止其脱离盘框5。工作时,线圈2产生电磁场,所述环形铝片6把该电磁场聚集在其范围内,防止了电磁往外辐射。
这样的结构简单,美观耐用,能有效解决传统线圈盘没有设置防电磁辐射的装置所导致的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小庆,未经胡小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4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生日蜡烛电路
- 下一篇:室内覆盖接入装置及室内覆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