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光纤准直器耦合调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4168.6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7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白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瀚海光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30 | 分类号: | G02B27/30;G02B7/00;G02B6/26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林飞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准直器 耦合 调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精密仪器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光纤准直器的耦合调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安全、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红外吸收式气体传感器优势的突显,而且采用双光纤准直器以对射式的型式可以达到较高的检测精度、稳定的实时监测。因此,设计一种操作简便、对准迅速、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以及高耦合效率、低成本的双光纤准直器耦合调试装置是现今急迫需求的。但现在市场上提供的精密光纤调整架非常昂贵,且需要将两台调整架或一台调整架与相应的固定端组合在一个固定的光学平台上,来实现双光纤准直器的耦合调试,这样不利于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光纤准直器耦合调试装置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光纤准直器的耦合调试装置。其具体结构为:
一种双光纤准直器耦合调试装置,包括工作台底座1,其中,工作台底座1的顶面上设有光纤调节组件、光纤固定组件和光纤槽调节组件。光纤调节组件设置在工作台底座1的一端,光纤固定组件设置在工作台底座1的另一端,光纤槽调节组件设置在光纤调节组件与光纤固定组件之间的工作台底座1上。光纤调节组件由调节端安装座21、四维调节架22、转接件23、调节端准直器夹具组成,所述调节端准直器夹具包括调节端夹具底座24和调节端夹具盖板25;其中,调节端安装座21的底部与工作台底座1顶面的左端固定连接,调节端安装座21的顶部与四维调节架22固定连接;转接件2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四维调节架22的通孔内,转接件23的另一端水平向右延伸且与调节端夹具底座24固定连接;调节端夹具底座24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调节端夹具盖板25;调节端夹具底座24的顶面与调节端夹具盖板25的底面各有一条与工作台底座1长边方向平行的凹槽,调节端夹具底座24上的凹槽与调节端夹具盖板25上的凹槽共同形成的一个调节端光纤限位孔26。光纤固定组件由固定端安装座31和固定端夹具盖板32组成;其中,固定端安装座31的底部与工作台底座1顶面的右端固定连接,固定端安装座31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固定端夹具盖板32,固定端安装座31的顶面与固定端夹具盖板32的底面各有一条与工作台底座1长边方向平行的凹槽,固定端安装座31上的凹槽与固定端夹具盖板32上的凹槽共同形成的一个固定端光纤限位孔33;调节端光纤限位孔26与固定端光纤限位孔33共线。光纤槽调节组件由托板41、垫块42、调节螺杆43、固定长块44和固定短块45组成;其中,固定长块44的内侧与托板41的一个侧壁固定连接,固定长块44的外侧与固定短块45固定连接,固定长块44的外侧与固定短块45的内面分别设有一个半圆槽,由固定长块44上的半圆槽与固定短块45上的半圆槽共同组成的槽孔内配有调节螺杆43,调节螺杆43的底部与顶面设有螺纹孔的垫块42活动连接,垫块42的底面与工作台底座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操作简便,对准迅速;
2.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稳定;
3.耦合效率高,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图5是图1的右视图。
图6是图1的后视图。
图7是图1中转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的序号为:工作台底座1、调节端安装座21、四维调节架22、转接件23、调节端夹具底座24、调节端夹具盖板25、调节端光纤限位孔26、固定端安装座31、固定端夹具盖板32、固定端光纤限位孔33、托板41、垫块42、调节螺杆43、固定长块44、固定短块45、导向孔46、导向杆47、直线轴承48、V型光纤槽51、第一根光纤准直器52、第二根光纤准直器53。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参见图1,一种双光纤准直器耦合调试装置,包括工作台底座1,其中,工作台底座1的顶面上设有光纤调节组件、光纤固定组件和光纤槽调节组件。光纤调节组件设置在工作台底座1的一端,光纤固定组件设置在工作台底座1的另一端,光纤槽调节组件设置在光纤调节组件与光纤固定组件之间的工作台底座1上,详见图2和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瀚海光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科瀚海光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41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管注浆修复隧道塌陷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既有铁路桥梁的改造加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