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用氢氧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4060.7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2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廉;李锡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彦廉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15/08;F02M25/1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29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 用氢氧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氢氧发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内燃机用氢氧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内燃机由于燃油燃烧不充分,导致浪费能源和污染环境。现有技术中也有采增加氢氧发生装置来提高内燃机的燃烧效率,主要是在电解槽中安装正负导电极,然后分别接上直流电源将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但是由于正负导电极的发热量大,不仅容易被腐蚀,而且影响两电极的电流大小,使得产生的氢氧混合气体浓度不稳定。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作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内燃机用氢氧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内燃机用氢氧发生装置,包括电解槽、电解液及正、负导电极,所述内燃机用氢氧发生装置还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器、进水管、出水管及设于进水管上水泵,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冷却器连通,另一端与电解槽的上部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冷却器连通,另一端与电解槽的下部连通。
所述电解槽内还水平设有一水流导向板,所述水流导向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正、负导电极设于水流导向板的下方。所述电解液经过通孔由上至下流向正、负导电极。
所述出水管的管口设于水流导向板的下方,所述进水管的管口设于电解液的液面上方。所述电解液及混合在电解液内的氢气和氧气经过出水管通过冷却器冷却后再经过进水管进入电解槽内,冷却后的气体从电解液中析出并进入净化混合室。
所述负导电极为一横向设置的筒状导电极,所述正导电极为一套设于筒状导电极内的柱状导电极,所述筒状导电极的上端还开设有一开槽。所述正、负导电极不仅占用空间小,而且正、负导电极之间的距离小,电阻小,电流大,有利于提高电解效率。
所述电解槽上端开设有注水口,所述电解槽侧部设有液位计,方便观察电解液的液面高度。
所述电解槽上端设有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汽泵及设于进气管上的单向阀,所述进气管的两端分别与电解槽和汽泵连通。所述进气装置能淡化电解槽内的氢气和氧气的浓度,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所述电解槽上部设有净化混合室,所述净化混合室的上、下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导气管与内燃机的吸气口连通。所述电解槽内的气体从进气口经过净化混合室从出气口排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装置使得电解液和氢氧混合气体经过冷却后再进入电解槽,从而降低了正、负导电极的温度,提高了电解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燃机用氢氧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燃机用氢氧发生装置的正负导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电解槽 11、注水口
2、电解液 12、液位计
3、正导电极 13、进气装置
4、负导电极 14、进气管
5、冷却器 15、汽泵
6、进水管 16、单向阀
7、出水管 17、净化混合室
8、水泵 18、进气口
9、水流导向板 19、出气口
10、控制器 20、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燃机用氢氧发生装置,包括电解槽1、电解液2及正、负导电极3、4,该内燃机用氢氧发生装置还包括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器5、进水管6、出水管7及设于进水管上水泵8,进水管6的一端与冷却器5连通,另一端与电解槽1的上部连通,出水管7的一端与冷却器5连通,另一端与电解槽1的下部连通。
电解槽1内还水平设有一水流导向板9,该水流导向板9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正、负导电极3、4设于水流导向板9的下方,电解液2经过通孔由上至下流向正、负导电极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彦廉,未经李彦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40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溅射靶
- 下一篇:可变步长的LMS自适应滤波算法及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