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救援电梯及救援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3929.6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2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海;孙宇;周青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景海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13003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救援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抢险救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救援电梯及救援车。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高空抢险救援的装置很多,如登高车、云梯车等救援机械,均是用于高空意外救援的设备。此类救援设备在应用时,可通过云梯凳,使高空作业人员或被困人员爬至地面,以达到解救被困人员的目的。
事故发生时,被困人员需要或高空作业人员需要从事故地点到达地面,以脱离险境,而地面上的营救人员需要从地面到达事故地点,以实施救援工作。
上述转换需要通过攀爬云梯凳实现,即高空作业人员或被困人员通过云梯凳到达地面,而营救人员通过云梯凳达到事故地面,通过云梯凳可实现对人员的救助。但是,在事态紧急,且被困人员较多的状态时,救援时间较短,为了尽可能的救助更多的人,需要人员在云梯凳上的时间很短,这使得人员更加紧张,在攀爬云梯凳时,很可能因踩空而发生坠落事故,造成人员的摔伤,极大的降低了救援的安全系数。
因此,如何避免人员攀爬云梯凳,以提高救援的安全系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救援电梯,避免人员攀爬云梯凳,以提高救援的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移动救援电梯的救援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救援电梯,包括支撑平台、与所述支撑平台铰接的龙门伸缩架和一端与所述龙门伸缩架铰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平台铰接的起落液压推缸;其中,所述龙门伸缩架包括多节相互套接且可伸缩相连的龙门架,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龙门伸缩架上,并可沿所述龙门伸缩架的伸缩方向移动的轿厢,和用于连通所述轿厢与被困人员所在地的过桥装置;
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的龙门架升降定滑轮组;
设置在所述龙门伸缩架顶端的升降定滑轮组;
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具有升降钢索的升降卷盘,所述升降钢索绕过所述龙门架升降定滑轮组和所述升降定滑轮组,并与所述轿厢相连。
优选地,上述的移动救援电梯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轿厢顶部的轿厢升降滑轮组,所述升降钢索绕过所述轿厢升降滑轮组,并与设置在所述龙门伸缩架顶部的锁孔进行锁紧。
优选地,上述的移动救援电梯中,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轿厢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装置。
优选地,上述的移动救援电梯中,所述导向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具有导向钢索的导向卷盘;
设置在所述龙门伸缩架底端的导向定滑轮组,和设置在所述龙门伸缩架顶部的导向钢索锁接孔;
设置在所述轿厢侧边的轿厢导向滑轮组,所述导向钢索绕过所述导向定滑轮组和所述轿厢导向滑轮组,并通过所述导向钢索锁接孔锁紧。
优选地,上述的移动救援电梯中,所述导向装置为两组,并关于所述龙门伸缩架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且两组中的两个所述导向卷盘为同轴导向卷盘。
优选地,上述的移动救援电梯中,所述轿厢的正面设置有可开闭的轿厢门,所述轿厢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轿厢运动的轿厢控制和遥控装置。优选地,上述的移动救援电梯中,所述过桥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龙门伸缩架顶端并与所述轿厢门相对的过桥;
其一端与所述过桥铰接,且可伸缩的折叠伸缩引桥;
设置在所述折叠伸缩引桥的另一端的弹性接口;
一端与所述折叠伸缩引桥铰接的液压推缸,所述液压推缸的另一端通过液压推缸承载支架铰接于所述龙门伸缩架上;
用于支撑所述折叠伸缩引桥的伸缩引桥承载架,所述伸缩引桥承载架设置在所述龙门伸缩架的侧边。
优选地,上述的移动救援电梯中,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的高压水泵;
设置在所述龙门伸缩架的侧边的可伸缩的高压水管,所述高压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高压水泵相连通;
设置在所述龙门伸缩架顶端的高压水炮,且所述高压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高压水炮相连通。
一种救援车,包括底盘和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的移动救援电梯,其中,所述移动救援电梯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移动救援电梯,且所述支撑平台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底盘上。
优选地,上述的救援车中,所述底盘上设有四个回转平衡支腿、多组载重轮及车载控制和遥控系统;
所述底盘上还设有可折叠的下车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景海,未经李景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39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