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谷值负荷冷冻(却)水系统蓄能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3268.7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2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刁乃仁;王方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荷 冷冻 水系 蓄能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蓄能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既有空调水系统作为蓄能装置的谷值负荷冷冻(却)水系统蓄能空调。
背景技术
水蓄能是以水作为蓄能介质,将冷、热量以冷、热水的方式蓄存在水箱内的一种空调系统。这种蓄能方式可以使用常规空调制冷机组蓄冷,冬季还可蓄热,适宜于既制冷又取暖的空调热泵机组。
目前,水蓄能空调多采用水池、蓄水槽、蓄水罐等作为蓄能装置。然而这些蓄能装置不但投资高而且较大的占地面积也使它的使用受到了制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谷值负荷冷冻(却)水系统蓄能空调。将水蓄能技术与空调水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的谷值负荷冷冻(却)水系统蓄能空调不仅解决了独立设置蓄能装置的高投资、占地大问题,而且还解决了一些公共建筑(如办公楼、商业建筑、酒店等)晚上冷负荷较小,有时难以达到制冷主机的最小开机负荷,即使负荷稍微大一些时也是勉强达到开机负荷,并会出现频繁启停或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造成主机运行效率低、各功能房间温度波动大舒适感差、主机制冷效率下降、故障频发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谷值负荷冷冻(却)水系统蓄能空调,包括热泵机组、用户侧循环水泵、用户侧分集水器、末端风机盘管、用户侧供回水管网、蓄能循环水泵、电动二通阀、电磁开关、闸阀及冷热源侧循环管路与设备等。
所述末端风机盘管通过末端支管与用户侧供回水管网连接,且在所述末端风机盘管的供水支管上设有电动二通阀,所述电动二通阀设有时间控制器,时间控制器与空调的温度控制器相连接。每个水平供回水管路的最末端设置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上设有电磁开关并与水平供、回水干管相连接。冷(热)水流经末端风机盘管后通过用户侧回水管网汇集到与其相连的集水器,在所述集水器与回水干管的接入口处设置闸阀或电磁开关。集水器中的回水通过与之相连的管道输送到用户侧循环水泵,并经过泵的加压后回到热泵机组进行冷却或加热。在所述集水器的出口管段设置电磁开关,所述电磁开关与中央空调液体供应系统的主控制系统相连或者独立控制。所述被热泵机组冷却或加热的循环水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侧分水器,并经由分水器均分到所有供水干管,在所述分集水器连接管的进、出口处都设置有闸阀。所述供水管网将冷冻(热)水输送到每一个末端风机盘管,即完成空调水系统正常工况下的循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设计了两种不同的谷值负荷冷冻(却)水系统蓄能空调,二者技术方案有所不同,下面将分述两种技术方案。
末端分散型谷值负荷冷冻(却)水系统蓄能空调,所述系统除上述技术特征外,还设置了蓄能循环泵。所述蓄能循环水泵设置在分水器与集水器之间,并通过管道将其连接。在所述管路与用户侧集水器连接的出口处设置电磁开关,所述电磁开关与中央空调液体供应系统的主控制系统相连或者独立控制。并在所述管路与用户侧分水器连接的入口处设置闸阀。在晚上谷值负荷时,系统中绝大部分末端风机盘管停止运行,所述末端供水支管上的电动二通阀关闭。所述热泵机组停机、用户侧循环水泵停转,并通过电磁开关关断用户侧循环水泵入口管段,开通蓄能循环水泵入口处的管段。启动所述蓄能循环水泵,停机后空调水系统中所贮存的冷(热)水将被送到各个仍在运行的末端风机盘管来进行制冷或供热。如果停机后所述系统中蓄能不足,将关闭蓄能循环水泵环路,并启动用户侧循环水泵和热泵机组,开启相应电磁开关对系统同时进行蓄能及供能。所述蓄能的时间将根据建筑负荷特性进行调节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32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