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岩土工程监测的智能短信数据传输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3240.3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1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王毅;王国伟;郭庆;耿志勇;方伟;朱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4 | 分类号: | H04W4/14;H04W84/1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利文 |
地址: | 30019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岩土 工程 监测 智能 短信 数据传输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岩土工程监测的智能短信数据传输传感器。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传感器是使物连接进入的主要设备之一。
在岩土监测领域,岩土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尤其是人类在各种工程中对岩土的自然状态进行改变后,对岩土的稳定性监测、分析和对应决策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将危及工程本身安全,而且会殃及临近的建构筑物及人员的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系统、全面、高精度的监测岩土信息在工程施工中和施工后有着重要意义。
岩土自动监测技术是融合了岩土、结构、自动化、计算机等多个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随着控制器硬件、软件的发展,监测设备的改进与提高,系统化、自动化、远程化、智能化是岩土监测工作今后发展的发向。近年来,岩土监测系统有了飞速的发展,在很多岩土工程中,监测技术已经开始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岩土监测中的数据采集及传输自动化程度依然较低,其中数据采集工作基本以监测人员现场仪器采集方式完成,这使得监测工作量大和耗时长,实时性和监测频率也难达到要求,尤其是一些相对独立的监测点,更难以具备组成网络系统的条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够实现现场自动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的基于岩土工程监测的智能短信数据传输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岩土工程监测的智能短信数据传输传感器,由机箱、机箱内部的计算机主板、无线移动模块、电源管理单元、蓄电池以及机箱外部的监测仪,电源管理单元与电源适配器及蓄电池相连接进行电源转换并连接到计算机主板、无线移动模块、监测仪上为其供电,计算机主板与机箱外的监测仪相连接采集监测数据,计算机主板与电源管理单元相连接实现电源管理功能,计算机主板与无线移动模块相连接并,自动将监测数据用短信方式发送到用户的智能终端设备。
而且,所述的电源管理单元的输入端还连接有电源适配器,该电源适配器与交流电源相连接。
而且,所述的电源管理单元的输入端还连接太阳能电池。
而且,所述的机箱为三防密封机箱。
而且,所述的计算机主板采用BL1800Jackrabbit单板机或1810Jackrabbit单板机。
而且,所述的无线移动模块采用GSM、CDMA或3G无线通信模块。
而且,所述的计算机主板通过RS485接口与监测仪相连接。
而且,所述的监测仪为压力仪、应力应变仪、位移仪和变形仪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而且,所述的计算机主板通过RS232接口与无线移动模块相连接。
而且,所述的蓄电池为12VDC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智能短信数据传输传感器将传感器数据和系统工作状态利用通用无线移动网络,通过短信形式发送到用户的客户端,不需要构建专用通信网络和开发专用通信协议,可灵活地构建应用系统,而且不受地点和距离的限制,传感器和客户端可以应用在任何有通用无线移动网络覆盖的地方。
2、本智能短信数据传输传感器合理地将监测仪、控制器、通信设备、供电设备和控制软件组成一体,实现了对岩土状态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的全部功能,可以独立安装和运行,具有使用灵活方便、设置安装简单快速、用途多样、成本低廉、长期工作和免维护的特点。
3、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可广泛适用于地质领域的岩体稳定性监测、建筑领域的岩土工程稳定性监测和建筑物健康监测、环境领域的环境参数监测等工作,连接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就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价值,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系统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3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圆形钢板桩
- 下一篇:自升式工程平台的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