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体外预应力筋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3234.8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0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刘海祥;王宏;柯敏勇;龙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外 预应力 筋减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防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桥梁体外预应力筋的减振装置,属于桥梁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桥梁建设规模发展迅速,但是许多在役的旧桥由于设计标准和施工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已经不满足交通量迅猛增长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对这类旧桥进行维修加固。桥梁加固的方法很多,如粘贴碳纤维、粘贴钢板、粘贴型钢、增大截面和张拉体外预应力等。但是前四种方法属于被动加固方法,在没有活载作用下处于无应力状态,只有在活荷载作用时加固部分才发挥作用。
而体外预应力属于主动加固,先对结构进行卸载。体外预应力加固,是采用在体外布置预应力筋来改善原结构的受力。但是,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预应力筋,由于自重小,柔度大,自身阻尼小,在风的激励下,容易发生强烈的横向振动。随着跨度的增加,预应力筋的振动愈加显著。预应力筋的振动对预应力筋本身,乃至整个桥梁都存在不容忽视的危害。主要表现有:1、预应力筋长时间大幅振动导致其在锚固点(或转向块处)发生反复的弯曲变形,容易引发疲劳破坏;2、预应力筋的钢丝相互交叠,两个接触面产生小幅度相对滑动时,既有可能发生微动损伤,也会使预应力筋的疲劳寿命急剧下降;3、预应力筋的大幅度振动还容易损坏预应力筋端部的腐蚀保护系统,缩短预应力筋的使用寿命;4、造成人的不舒适和不安全感。
对于体外预应力结构,预应力筋的振动控制已经成为体外预应力结构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体外预应力结构的预应力筋常采用阻尼橡胶减振圈、设置中间弹性阻尼支撑点等减振措施,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增大预应力筋的阻尼来达到减振的目的。但是,阻尼减振装置成本昂贵,而且在安装使用时要求操作较为精细。
因此,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的振动控制装置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的体外预应力筋减振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体外预应力筋减振装置,包括由弹性板弯折成的环形扁平套,所述环形扁平套的上、下面板上均开有位置相对的螺孔,所述螺孔中设有贯穿所述环形扁平套的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将所述环形扁平套的中空部分隔成一组供所述预应力筋穿过的孔,当在所述环形扁平套内穿设有多根所述预应力筋时,通过旋紧所述紧固螺栓将所述环形扁平套的上、下面板的内壁紧压在所述预应力筋上。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扁平套的上、下面板的内壁覆有阻尼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板的两端相对设置呈搭接状。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材料为橡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板为不锈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体外预应力筋减振装置采用环形扁平套将若干根预应力筋连接起来,能起到三个作用:1、独立的预应力筋被本实用新型分隔为几个相互联系的较短的区段,从而可以增加预应力体系整体的刚度,提高预应力筋的振动频率;2、由于每根预应力筋的振动频率、相位和振幅不同,因而可使预应力筋之间的运动受到制约达到减振的效果;3、高阻尼弹性材料吸收预应力筋的振动能量。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应力筋减震装置,其构造简单,安装简便、成本低并能起到有效的减振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体外预应力筋减振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体外预应力筋减振装置预安装时套在预应力筋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环形扁平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体外预应力筋减振装置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环形扁平套1和紧固螺栓2。
其中,环形扁平套1是由不锈钢板弯折成的(也可以采用其它弹性板材(如:软塑料板)弯折而成),环形扁平套1的两端是由不锈钢板弯折成的圆弧过渡段,不锈钢板的横向两端相对设置呈搭接状且位于外侧的一端1-3为自由端。环形扁平套1具有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上均对应开有位置相对的螺栓连接孔,螺栓连接孔中连接有贯穿环形扁平套1的紧固螺栓2,紧固螺栓2将环形扁平套1的中空部分隔成一组供预应力筋4穿过的孔。
如图4所示,使用时,在环形扁平套1内穿设有多根预应力筋4,每根预应力筋4分别对应穿过一个由紧固螺栓2分隔成的孔,再通过旋紧紧固螺栓2将环形扁平套1的内壁束缚、紧压在预应力筋4的外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3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装卸的轮廓标
- 下一篇:基于桥梁转体工艺可重复使用的转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