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随动式隧道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3060.5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3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赵轩;刘瑞;曹红;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动式 隧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灯,具体涉及一种可以检测并跟随车辆行驶控制灯亮灭的隧道灯。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车辆驶入隧道时亮度突然变暗产生的‘黑洞效应’和车辆驶出隧道时亮度突然变亮产生的‘白洞效应’,通产在隧道和立交桥涵洞中都安装有隧道灯。由于隧道和立交桥涵洞常年黑暗,所以隧道和立交桥涵洞中的隧道灯通产都是全天处于点亮状态。特别是在夜间,一些夜间车流量很小的隧道或立交桥涵洞,很久才会有一辆车从该段隧道或立交桥涵洞通过,但隧道灯却要始终处于点亮状态。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随动式隧道灯,通过检查隧道中车辆是否通过以及车辆位置控制隧道灯的开关,为车辆提供照明的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随动式隧道灯,包括设置在隧道中道路两侧的车辆检测器和灯具组,在车辆检测器上连接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电路与所述的灯具组连接。
所述的车辆检测器采用红外对管,所述的红外对管包括发射管和 接收管,发射管和接收管对称设置在隧道中道路的两侧。
所述的灯具组采用LED灯具组,LED灯具组对称分布在隧道中道路两侧,在相邻的两个车辆检测器之间设置两个灯具组。
所述的控制单元采用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采用MC9S12XS128型单片机。
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光电隔离器、场效应管和整流滤波器,所述的光电隔离器、场效应管、整流滤波器和所述的LED灯具组依次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节约能源。由于实用随动式隧道灯,在夜间大部分时间隧道灯都处于关闭状态,可以节约大量能源。
(2)增加隧道灯寿命。由于普通隧道灯常年处于点亮状态,所以寿命比较短。使用随动式隧道灯,可以大大增长隧道灯的寿命。
(3)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红外对管和控制单元都价格低廉,适于大规模推广。
(4)控制策略简单易行,可靠性强。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策略仅需控制隧道灯的开关,因此单片机引脚仅有0和1两种状态。这同时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LED灯具组;2—红外对管;3—单片机,4—光电隔离 器,5—场效应管,6—交流电源,7—整流滤波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随动式隧道灯,包括设置在隧道中道路两侧的车辆检测器和灯具组,在车辆检测器上连接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电路与所述的灯具组连接。
随动式隧道灯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车辆检测器、灯具组、控制单元和控制电路,如图1和图2所示,现分别对本实施例中各部分作进一步说明。
1.车辆检测器
车辆检测器使用红外对管2。在每两个灯具组之间安装一组红外对管2,红外对管2的发射管和接收管分别安装在隧道或立交桥涵洞的道路两边墙壁上。为了保证红外对管2检测车辆的可靠性,需要:
(1)将红外对管2的安装高度尽量提高,以避免路面灰尘、杂草、废弃物等的影响。考虑到现代轿车及商用车的实际情况,优选地,设置红外对管2的安装高度为1.1m。这样既可以保证检测到所有轿车和商用车,又可以有效防止路面灰尘等的影响。
(2)应适当扩大红外对管2接收极的面积。这样可以有效保证红外对管2接收极在绝大数的情况下都能接受到发射极的信号。防止由于震动等导致发射极信号偏离,而引起隧道灯误亮。
2.灯具组
随动式隧道灯所使用的隧道灯应能在信号到来时迅速点亮,在信 号撤销时迅速关闭。同时,隧道灯应在频繁亮灭的使用中具有高寿命。因此选用LED灯作为随动式隧道灯的灯具组。一个LED灯具组1包括对称设置在道路两侧的若干LED灯,在隧道中沿道路设置多个LED灯组,设置方式按照每两个相邻的车辆检测器之间设置一个LED灯组的方式进行布设。
当开启车辆检测器时,红外对管2的接收管可以接受到发射管的信号时,认为没有车辆经过;当红外对管2的接收管的信号被遮挡时,认为有车辆经过,同时控制单元对灯组进行相应控制。
3.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单元采用MC9S12XS128单片机。该型号单片机具有稳定性好,价格低廉,易于编程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30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相合成胰高血糖素
- 下一篇:一种稀土镁合金的真空压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