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水余热回收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2857.3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5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周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周云 |
主分类号: | F28D1/06 | 分类号: | F28D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胡杰 |
地址: | 51144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余热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水余热回收罐。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及热泵热水器,均可实现供给使用生活热水。存在问题是:使用过后的水其水温仍高,排入下水道,浪费了大量的热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节能、环保、换热效率高、结构简单、方便安装使用的废水余热回收罐。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废水余热回收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上设置有加热水进口、加热水出口、出水槽、污水进口和内筒,所述污水进口朝向罐体开口方向,所述内筒朝向罐体内部且与罐体的底部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内筒与污水进口相对应;以内筒内腔为第一区间,以内筒与罐体之间区域为第二区间,所述第一区间设置第一盘管,第二区间设置第二盘管,所述第一盘管与第二盘管首尾相接,所述出水槽与第二区间相对应,所述加热水出口与所述第一盘管相连接,所述加热水进口与所述第二盘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还设置有横向盖板,所述横向盖板设置于所述横向隔板之上,所述横向盖板设置自来水进水口、自来水出水口和插管通口,所述插管通口与所述污水进口相对应,所述自来水进水口连接至加热水进口,所述自来水出水口与加热水出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还包括污水出口,所述污水出口设置于所述横向盖板与所述横向隔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除污阀。
进一步地,废水余热回收罐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污水进口处。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本技术方案废水余热回收罐设置内筒将罐体的空间分割为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两个换热区间。带着废热的污水从污水进口流入,经过过滤网滤去固体杂质后,在第一区间自上往下流动,再从底部自下而上流经第二区间。显然,第一区间为高温区,第二区间为低温区。而与此同时,自来水(冷水)从加热进水口流入,先流第二盘管进行低温换热,继而转到第一盘管进行高温换热,最后流到第一盘管流出。通过第二区间的低温换热,再到第一区间的高温换热,达到理想的换热效果。显然,在罐体内部增加了一个内筒,一来可以延长污水在罐体的水路长度,延长了换热时间,二来可以形成高低两个换热区间,提高了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废水余热回收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横向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10、罐体,110、横向隔板,111、污水进口,112、内筒,113、过滤网,114、加热水进口,115、加热水出口,116、出水槽,120、第一盘管,130、第二盘管,140、横向隔板,141、自来水进水口,142、自来水出水口,150、污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2所示废水余热回收罐,包括罐体10,罐体10内设置横向隔板110,横向隔板110上设置有加热水进口114、加热水出口115、出水槽116、污水进口111和内筒112。污水进口111朝向罐体10开口方向,内筒112朝向罐体10内部且与罐体10的底部之间存在空隙,方便污水从空隙中流过。内筒10与污水进口111相对应。以内筒112内腔为第一区间,以内筒112与罐体10 之间区域为第二区间,第一区间设置第一盘管120,第二区间设置第二盘管130,第一盘管120与第二盘管130首尾相接,出水槽116与第二区间相对应,加热水出口115与第一盘管120相连接,加热水进口114与第二盘管130相连接。
其中,罐体10还设置有横向盖板140,横向盖板140设置于横向隔板110之上,横向盖板140设置自来水进水口141、自来水出水口142和插管通口,插管通口与污水进口111相对应,自来水进水口141连接至加热水进口114,自来水出水口142与加热水出口115相连接。
罐体10还包括污水出口150,污水出口150设置于横向盖板140与横向隔板110之间。罐体10的底部设置有除污阀。废水余热回收罐还包括过滤网113,过滤网113设置于污水进口111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周云,未经李周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28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步器齿套止口直径检具
- 下一篇:具有夹层料仓的物料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