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间歇蒸馏蒸发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2439.4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9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9/02 | 分类号: | C22B9/02;C22B9/04;F27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间歇 蒸馏 蒸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热式真空间歇蒸馏电阻炉中一种高效的蒸发盘,属于真空冶金炉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内热式间歇真空蒸馏电阻炉中,蒸发盘为圆环形石墨蒸发盘。在真空蒸馏过程中,蒸发盘中沿中心线形成一温度梯度,在蒸发过程中,物料的挥发程度不一,盘中心侧金属挥发较快,而外侧金属挥发较慢,蒸发率低,要想提高金属挥发率,必须延长保温时间,这势必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真空间歇蒸馏蒸发盘,以实现加速蒸发,并改善蒸发进行的动力学条件,减少蒸发相同金属量所需要的时间(即保温时间),节约能耗。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真空间歇蒸馏蒸发盘,包括电极孔、盘体和间隙孔;所述盘体中央设置圆柱形电极孔,盘体的侧壁边缘上间隔设置间隙孔;盘体底部向盘体中心与水平面呈5~10°的倾斜角。
所述盘体的厚度为15~20mm。
所述间隙孔为数个,是在盘体的侧壁边缘上每间隔6~8cm设置一个。以保证挥发出来的气态金属能够及时从蒸发盘中挥发出去,在外部冷凝罩上冷凝收集。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蒸发盘的底部设计一个倾斜坡度,在蒸发温度条件下,随着靠近蒸发盘中心金属液体的蒸发,蒸发盘外侧的金属液体向盘中心流动,加速蒸发,并改善了蒸发进行的动力学条件,减少蒸发相同金属量所需要的时间(即保温时间),节约了能耗。
与公知技术相比的优点及积极效果:
(1)对蒸发盘而言,在相同蒸馏温度条件下,大部分金属在蒸发盘中心高温区域蒸发,大大减少了保温时间,节约了能耗。
(2)随着蒸发不断进行,盘内金属液体向盘中心方向流动,改善了金属液体蒸发的动力学条件,加速蒸发,节约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极孔1,盘体2,间隙孔3,倾斜角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3,真空间歇蒸馏蒸发盘包括电极孔1、盘体2和间隙孔3;所述盘体2中央设置圆柱形电极孔1,盘体2的侧壁边缘上间隔设置间隙孔3;盘体2底部向盘体2中心与水平面呈5°的倾斜角α;盘体2的厚度为20mm;间隙孔3为三个,是在盘体2的侧壁边缘上每间隔7cm设置一个。以保证挥发出来的气态金属能够及时从蒸发盘中挥发出去,在外部冷凝罩上冷凝收集。
实施例2
如图1、2、3,真空间歇蒸馏蒸发盘包括电极孔1、盘体2和间隙孔3;所述盘体2中央设置圆柱形电极孔1,盘体2的侧壁边缘上间隔设置间隙孔3;盘体2底部向盘体2中心与水平面呈8°的倾斜角α;盘体2的厚度为18mm;间隙孔3为四个,是在盘体2的侧壁边缘上每间隔6cm设置一个。以保证挥发出来的气态金属能够及时从蒸发盘中挥发出去,在外部冷凝罩上冷凝收集。
实施例3
如图1、2、3,真空间歇蒸馏蒸发盘包括电极孔1、盘体2和间隙孔3;所述盘体2中央设置圆柱形电极孔1,盘体2的侧壁边缘上间隔设置间隙孔3;盘体2底部向盘体2中心与水平面呈10°的倾斜角α;盘体2的厚度为15mm;间隙孔3为五个,是在盘体2的侧壁边缘上每间隔8cm设置一个。以保证挥发出来的气态金属能够及时从蒸发盘中挥发出去,在外部冷凝罩上冷凝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24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群桩承载力检测调控系统
- 下一篇:杂志装订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