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肝脓肿介入穿刺引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2339.1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3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贾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云明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市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脓肿 介入 穿刺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临床上供医生给肝脓肿患者肝脓肿介入穿刺放脓液时使用的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肝脓肿是细菌、真菌或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等多种微生物引起的肝脏化脓性病变,脓液不容易自行吸收,如果不及时放出,容易加重患者感染,肝脏坏死,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此外,肝脓肿患者全身使用抗生素,不能在肝脏达到有效浓度,影响抗感染效果。肝脏是全身药物主要代谢器官,静脉滴注抗生素容易加重肝脏负担,在肝脓肿的基础上更容易导致肝脏功能衰竭。肝脏内管道系统丰富,包括胆道系统、门脉系统、肝动静脉系统及淋巴系统,手术切除肝脓肿容易损伤上述系统,引起全身广泛感染,加重病情。因此需要行肝脏介入穿刺放脓液,减轻病人痛苦,创伤小,引起全身感染几率减少。同时肝脓肿局灶内内注入抗生素,提高局部抗生素浓度,有效达到抗感染效果。目前临床上常用来放脓液的肝脓肿穿刺包有以下缺点:包含的器械较多,价格较贵,增加了患者负担;反复使用,容易引起院内感染;使用时需多人配合,占用人手较多,用注射器抽取脓液,医生劳动强度较大;抽出的脓液不能直接观察体积数量,得计算抽取的次数后才能估计总的体积数,非常麻烦,还不准确;不能直接往肝脓肿内注射抗生素。以上缺点决定了目前使用的肝脓肿穿刺包已经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急需一种简便的引流装置来放脓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上、操作简单、保持引流通畅、准确记录引流量、减轻病人痛苦的肝脓肿介入穿刺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引流管和引流袋两部分组成,用透明软塑料制成。引流管与引流袋上方相连,由下向上依次设计有介入穿刺针、注药侧管、流量调节器。引流袋呈圆柱形,侧面带有容量刻度,内置弹簧,上方有单向排气阀,下方有放液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介入穿刺针易于固定于病人肝脏,便于保留,可长期留置,直到引流结束;引流管与引流袋用透明软塑料制成,有利于观察引流脓液的颜色、性质等;调节器可有效调节引流速度,防止引流速度过快造成病人不适;引流完毕如需要肝脓肿内注入抗生素时可以直接从注药侧管内注入,不必再行穿刺,减轻病人痛苦;引流袋由于负压作用保证引流通畅;引流袋上有容量刻度可以准确记录引流量;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生产,临床需求量大,便于推广,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是介入穿刺针,2是注药侧管,3是流量调节器,4是引流管,5是引流袋,6是单向排气阀,7是弹簧,8是放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使用前首先用注射器通过单向排气阀(6)将引流袋(5)内空气抽出,关闭流量调节器(3),保持负压状态。病人取卧位,临床介入医生按肝脓肿穿刺技术用介入穿刺针(1)穿刺进入肝脏脓液腔,穿刺成功后,打开流量调节器(3),弹簧(7)使引流袋(5)舒展,在负压作用下,脓液通过引流管(4)进入引流袋(5)。引流过程中可通过流量调节器(3)控制引流速度。引流完毕,如需要肝脓肿内注入药物时可以直接从注药侧管(2)处注入,如需放液可打开引流袋底部的放液阀(8)放出脓液,进行细菌培养明确病原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云明,未经贾云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23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轴与轮毂联合制动的湿式制动器
- 下一篇:一种药剂科用送药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