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昆虫捕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1991.1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1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白蚁防治所 |
主分类号: | A01M1/06 | 分类号: | A01M1/06;A01M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捉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昆虫捕捉器。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世界五大害虫之一,且白蚁的种类繁多,破坏性极大,白蚁大体分为三类:家白蚁属的种类是破坏建筑物最严重的白蚁种类,它的特点是扩散力强,群体大,破坏迅速,在短期内即能造成巨大损失;散白蚁属是我国破坏建筑物分布最广、最难灭治的白蚁种类;而堆砂白蚁属则在中国南方局部地区破坏建筑物木结构。传统的对白蚁的采集大部分是人工用手抓取,导致白蚁的死亡率很高,不能很好的获取活白蚁,从而不能对白蚁的属类进行鉴定,无法达到对白蚁逐一消灭的目的,如何能够设计一种专门的白蚁捕捉器,一直以来是人们研究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昆虫捕捉器,它不但可以很好的采集白蚁,还能够采集一些体积较小的有害昆虫,从而达到种类鉴定,逐一消灭的目的。一种昆虫捕捉器,其组成包括:吸取球(1),螺纹盖(2),活塞片(3),吸取管(4),排气阀(5),手柄(6),采集管(7)和吸气阀(8),所述的吸取球(1)的下端设置有螺纹盖(2),且螺纹盖(2)的内侧端设置有活塞片(3);所述的吸取管(4)的上端与螺纹盖(2)连接,下端设置有采集管(7),左端设置有手柄(6),右端设置有排气阀(5);所述的采集管(7)的上端设置有吸气阀(8)。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要左手握住手柄(6),用右手轻捏吸取球(1),吸取球(1)内的气压就会把活塞片(3)和吸气阀(8)打开的同时,气压就会进入到吸取管(4)和采集管(7),手松开时,由于气压作用,白蚁等昆虫就会被采集管(7)采集进入到吸取管(4)内,多余的气压从排气阀(5)排出,打开螺纹盖(2)即可把白蚁等昆虫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实用性强,有利于推广使用。
结合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详细描述。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昆虫捕捉器,其组成包括:吸取球(1),螺纹盖(2),活塞片(3),吸取管(4),排气阀(5),手柄(6),采集管(7)和吸气阀(8),所述的吸取球(1)的下端设置有螺纹盖(2),且螺纹盖(2)的内侧端设置有活塞片(3);所述的吸取管(4)的上端与螺纹盖(2)连接,下端设置有采集管(7),左端设置有手柄(6),右端设置有排气阀(5);所述的采集管(7)的上端设置有吸气阀(8)。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白蚁防治所,未经南通市白蚁防治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19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