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底盘换型改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1894.2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5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润成;侯立平;康宁民;梁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中试与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B62D65/02 | 分类号: | B62D6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底盘 换型 改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底盘换型改装装置。
背景技术
为解决特种装备车辆底盘存在的种种问题,使用性能先进、质量可靠的新车底盘替代原车底盘,恢复、提高武器系统原有的设计性能。
底盘换型改装的主要工艺方法,可以简单描述为:将上装车厢从原车底盘上卸下,安装在新车底盘上。但是在这简单的一卸一装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首先,如何在装卸过程中,实现安全装卸,既保障设备的安全,又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换型改装的车辆种类多、结构差异大,无法确定装备的质心位置,在装卸过程中,也就无法确定着力点的位置,从而无法保证装卸过程中,上装车厢离开车底盘时保持平稳,或在落放在车底盘时,也无法保证车厢能够平稳而缓慢的落下。因此会造成对人员、设备潜在的危险。
其次,如何实现上装与新底盘的准确对接,上装与新底盘在对接过程中,要保证在纵向、横向的尺寸精度要求,而上装与底盘的重量都达数千公斤,甚至可达万余公斤。在对接过程,仅凭人力去移动以改变其间相对位置,将很难实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在换型改装的操作过程中可将上装车厢安全的从原车底盘上卸下,精准地安装在新车底盘上的底盘换型改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底盘换型改装装置,包括:
底盘横向移动调节装置,所述底盘横向移动调节装置用于准确调整车辆底盘横向位置,所述底盘横向移动调节装置包括:前引桥、后引桥、前滑板、后滑板、前滑板底板、后滑板底板、前滑板丝杠、后滑板丝杠、中 间过渡底板,所述前、后滑板分别通过前滑板丝杠、后滑板丝杠与前、后滑板底板连接,并固定于中间过渡底板两端,所述前、后引桥固定于前、后滑板两端;
可移动式立柱举升机,所述可移动式立柱举升机移动至底盘横向移动调节装置两侧,用于举升车辆上装车厢;
拉紧器,所述拉紧器固定于底盘横向移动调节装置两端,用于进行底盘纵向移动。
进一步,前、后滑板使用丝杠传动,两个前滑板、两个后滑板是分别连动的,可使车底盘实现两个自由度的运动。左、右两部分的前、后滑板可同向运动,使车底盘实现横向运动。左、右两部分的前、后滑板可反向运动,使车底盘绕垂直方向产生转动。
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准确地将上装车厢与车辆底盘进行接,解决了原吊装安装方式存在的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底盘换型改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底盘换型改装装置中底盘横向移动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底盘换型改装装置中底盘纵向位置调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4个可移动式立柱举升机1,车底盘横向移动调节装置2,2个拉紧器3。其中,可移动式立柱举升机1用于举升车辆上装车厢,车底盘横向移动调节装置2用于准确调整车辆底盘横向位置,拉紧器3用于调整车辆底盘纵向位置。
车底盘横向移动调节装置2为左右对称结构,每一部分包括前引桥21,后引桥22,前滑板23,前滑板底板24,前滑板丝杠25,后滑板26,后滑板底板27,后滑板丝杠28,中间过渡底板29共九部分。
本实用新型使用中,4个可移动式立柱举升机1移动至合适位置,将上装车厢从原车底盘上举升抬起,与原车底盘脱离。
将新车辆底盘车轮行驶至车底盘横向移动调节装置2左、右两部分的前滑板23、后滑板26上,分别转动前滑板丝杠25、后滑板丝杠28使前滑板23、后滑板26同向运动,使车底盘实现横向运动。分别转动前滑板丝杠25、后滑板丝杠28使前滑板23、后滑板26反向运动,使车底盘绕垂直方向产生转动。从而实现车辆底盘横向位置的精确定位和调整。
通过拉紧器3拉动底盘,实现车辆底盘纵向位置的精确定位和调整。
当车辆底盘根据上装车厢位置调整完毕后,就可以进行上装车厢与新底盘的紧固连接。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中试与检测中心,未经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中试与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18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装卸滑板车坐垫机构
- 下一篇:轿车加油口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