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动式转炉出钢初渣挡渣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1622.2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2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万恩同;李小云;邓德华;王仁学;赵元;冯军;陈俊孚;饶江平;李慕耘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转炉 出钢初渣挡渣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炉炼钢出钢口所用的挡渣部件,具体地指一种滑动式转炉出钢初渣挡渣栓。
背景技术
在出钢过程中,由于钢渣浮在钢水表面,转炉倾斜时,钢渣先到出钢口,由出钢口进入钢包。即使钢水到达出钢口后,由于漩涡的作用,还会有大量钢渣进入出钢口。这部分钢渣占钢包钢渣总量的20%,被称之为初期下渣,简称初渣。为了减少初期下渣,有钢厂开发出了挡渣帽。挡渣帽一般用钢板或轻质耐火材料,做成圆锥形,在出钢前插入出钢口外端。然而这种结构存在很大的缺陷,挡渣帽为锥形,与出钢口为线接触,转炉出钢倾斜时在钢渣和钢水的冲击压力下很快脱落。专利号为200920083887.x的专利虽然解决了脱落的问题,但是,由于热能通过栓体耐火材料到达内部,使全部石墨达到膨胀温度需要数十秒时间,所以在膨胀前,如果转炉转动,则可能使挡渣栓滑出,就不能起到挡初渣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挡渣效果好的滑动式转炉出钢初渣挡渣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滑动式转炉出钢初渣挡渣栓,包括设有内腔的可变形圆柱形纤维筒和位于内腔内的胀紧滑块,所述圆柱形纤维筒的底部设有第一拉孔,所述胀紧滑块中心设有与第一拉孔同轴的第二拉孔,所述胀紧滑块外表面与内腔紧密配合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内腔和胀紧滑块的形状均为上底面大、下底面小的圆台。这样,可以更方便的使圆柱形纤维筒受压外挤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形纤维筒的材料为硅酸铝纤维,所述胀紧滑块的材料为轻质耐火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滑动式转炉出钢初渣挡渣栓结构简单,通过胀紧滑块将圆柱形纤维筒向外挤,使圆柱形纤维筒直径变大,从而卡在出钢口内,解决了背景技术中“膨胀”滞后的缺陷。此外,本实用新型成本低、经济效益好,以出钢口内部容积为0.0362m3为例,渣的比重为3.4g/ml,则出钢口内渣量为123kg,渣中含有FeO、Fe2O3、SiO2、MnO等氧化性物质。在钢水精炼时要加入铝脱氧,按钢渣中全铁的平均含量为25%计算,渣中含铁24.6kg。若将渣中铁全部还原,约需要金属铝10kg。按金属铝价22000元计算,平均所需金属铝费用为220元,所以每炉钢节约金属铝220元,以年产量700万吨为例,约合2.8万炉,可节约600万元。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滑动式转炉出钢初渣挡渣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中所示的滑动式转炉出钢初渣挡渣栓,包括设有内腔3的可变形圆柱形纤维筒1和位于内腔3内的胀紧滑块2,圆柱形纤维筒1的底部设有第一拉孔4,胀紧滑块2中心设有与第一拉孔4同轴的第二拉孔5,胀紧滑块2外表面与内腔3紧密配合滑动。内腔3和胀紧滑块2的形状均为上底面大、下底面小的圆台。圆柱形纤维筒1的材料为硅酸铝纤维,其耐火度约1000~1300℃,在外力作用下可变形,直径略小于出钢口;胀紧滑块2的材料为轻质耐火混凝土,熔化温度约800~1200℃,其体积密度约0.4~0.8g/ml,以减轻使用时的劳动强度。
使用前,圆柱形纤维筒1和胀紧滑块2由丙烯绳捆扎固定;使用时,用送栓枪将挡渣栓由出钢口送入转炉内部,丙烯绳在出钢口内烧断,拉动送栓枪,使胀紧滑块2下移,胀紧滑块2将圆柱形纤维筒1向外挤,使圆柱形纤维筒1直径变大,卡在出钢口内,然后迅速取出送栓枪;转动转炉,钢渣先到达出钢口,被挡渣栓挡住。同时少量钢渣从第一拉孔4和第二拉孔5流出,挡渣栓在高温下开始烧结、收缩;当钢水到达出钢口后,随着钢水钢渣深度增加,静压力增大,挡渣栓也随着时间熔化,熔体在静压力下被冲出出钢口,钢水流出,完成挡初渣任务;挡渣栓的作用时间可以根据胀紧滑块2的熔化温度调节,胀紧滑块2的熔点高,挡渣时间就长。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出钢口内径扩大,挡渣栓也因为有足够的膨胀性而与出钢口紧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16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旋转折叠座椅
- 下一篇:一种组合书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