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内贴双层不干胶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1445.8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9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巩建敏;巩坤;宋雪莲;王涛;孙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8 | 分类号: | G06K19/08;G09F3/1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640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内贴 双层 不干胶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内贴双层不干胶标签,属于防伪标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防伪技术:防伪技术是指为了达到防伪目的而采取的措施,它在一定范围内能准确鉴真伪,并不易被仿制和复制的技术。简单的说就是防止仿造,仿冒的技术。防伪是对以欺骗为目的,且未经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或复制的活动而采取的防制措施。防伪技术产品是以防伪为目的,而采用了防伪技术制成的,具有防伪功能的产品。
防伪技术种类很多,主要有印刷防伪技术、化学材料防伪技术、物理防伪技术、数码信息防伪技术、结构和包装防伪技术、人体和生物特征防伪技术等。
RFID技术:电子标签RFID有的称射频标签、射频识别。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电子标签也叫智能标签,英文是Tag或者Smart Label。其核心是采用了RFID射频识别技术、存储容量较小的芯片。
现有的表面有印刷效果的标签都是贴于被贴物的表面,由于环境和温度的影响,表面效果难以持久;现有的能贴于玻璃内部的电子标签,没有进行信息关联,不便于使用者进行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缺陷的,实现了信息关联,并可贴于玻璃内部的可内贴双层不干胶标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内贴双层不干胶标签,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底纸层、第一胶黏层、打码层、面材层、第二胶黏层、电子标签层、胶黏层和亮白PET层。
所述的面材层采用铜版纸或PET膜。
所述的亮白PET层为单层的亮白PET膜。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可内贴双层不干胶标签通过设置了打码层和电子标签层,将电子标签与表面所打印的条形码实现了信息关联,在增加了防伪功能的同时,也给标签的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管理便利,且本标签能贴在玻璃的内表面,可以延长标签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纸层;2、第一胶黏层;3、打码层;4、面材层;5、第二胶黏层;6、电子标签层;7、胶黏层;8、亮白PET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可内贴双层不干胶标签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底纸层1、第一胶黏层2、打码层3、面材层4、第二胶黏层5、电子标签层6、胶黏层7和亮白PET层8。
面材层4采用铜版纸,制作过程为:1、将面材层4和电子标签层6经过复合设备将其复合后,再用RFID打印机打印条形码,形成打码层3,打印的同时将电子标签层6的芯片内存中的EPC区写入信息,写入信息的内容与打码层3的条形码信息进行一一对应的关联。2、打码完成的标签再经过读码设备,完成电子标签层6的芯片内存的EPC区和唯一ID号的一一对应。3、将标签整体转移贴到亮白PET层8上。4、将贴在亮白PET层8上的标签与双面胶带复合,最后复合上底纸层1。
使用时,将标签从底纸层1上揭下,贴在玻璃的内表面。这样使用者可以透过玻璃清晰的看到打码层3上的条形码,本标签可广泛用于电表行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14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影碟机用电源按键
- 下一篇:一种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