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脂主轴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1080.9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5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姚银歌;李丽;王晓峰;陈长江;张卫军;肖汝峰;张文军;郭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F16J15/447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脂 主轴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轴的密封,尤其涉及一种油脂主轴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油脂主轴属于一次性注脂,无需油气及油雾装置,主轴前端一般设置有密封结构。现有密封结构如公开号为CN 101494402A的中国专利申请“油雾磨用电主轴的密封结构设计”中所公开的电主轴的密封结构,包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电主轴,电主轴外套设有轴承,轴承外套设有前轴承座,轴承后端面顶压在前轴承座上,轴承前端面设置有与电主轴螺纹连接的前螺帽,前螺帽靠近轴承一端设置有后环形凹槽,后环形凹槽的一边顶压于轴承内圈上,前螺帽与轴承之间设置有前小盖,前小盖靠近前螺帽一侧设置有与前螺帽的环形凹槽相应的环形凸起,前小盖与前螺帽之间设置有迷宫式密封结构,所述迷宫式密封结构为前小盖与前螺帽上相应设置的吻合转动插配的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前螺帽上设置有甩水槽,前螺帽前端的电主轴上还套设有防尘盖,防尘盖前端内壁与前螺帽之间设有间隙,防尘盖与前轴承座之间通过O型圈密封。前螺帽与前小盖之间的环形凹槽及环形凸起构成密封结构。但是这种密封结构仍会有杂质或者切削液进入轴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密封效果好的油脂主轴密封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主轴密封结构,包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主轴,主轴外通过螺纹套设有可随主轴一起转动的前螺帽,前螺帽前端的主轴上套设有防尘盖,前螺帽后端设置有前小盖,所述前螺帽后端与所述前小盖之间设置有第一迷宫密封结构,所述第一迷宫密封结构为所述前螺帽后端端面与所述前小盖之间设置的至少一对吻合转动插配的后环形凹槽和前环形凸起,所述前螺帽的前端面与所述防尘盖之间设置有第二迷宫密封结构,所述第二迷宫密封结构为所述前螺帽前端面与所述防尘盖之间设置的至少一对吻合转动插配的前环形凹槽和后环形凸起。
前螺帽与防尘盖、防尘盖与主轴、前螺帽与前小盖之间均为间隙配合,径向间隙为0.3~0.7mm,轴向间隙为0.5~1mm。
所述防尘盖和所述前小盖下端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甩水槽。
所述防尘盖下端设置有沿其径向延伸的、用于排出杂质的排泄孔。
所述排泄孔孔径至少为6mm。
所述前小盖后端的主轴上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套设有前轴承座,所述前轴承座与所述防尘盖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油脂主轴密封结构,主轴上套设有前螺帽,前螺帽与主轴通过螺纹配合,前螺帽前端与套设于主轴上的防尘盖上开设的至少一对吻合转动插配的前环形凹槽和后环形凸起形成第二迷宫密封结构,前螺帽后端与前小盖上开设的至少一对吻合转动插配的后环形凹槽和前环形凸起形成第一迷宫密封结构。当切削液及杂质进入到防尘盖和主轴之间的间隙后被第二迷宫密封结构阻挡,若仍有少量的杂质及切削液进入则会被前螺帽和前小盖之间的第一迷宫密封结构阻挡。本实用新型采用前后两层迷宫式密封结构,密封效果更好,提高了油脂主轴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在防尘盖和前小盖下端上设置沿其径向延伸的甩水槽,当防尘盖与前螺帽组成的迷宫密封结构阻挡后,仍有少量杂质及切削液进入时,采用甩水槽将其甩出,进一步减少杂质等的进入。
进一步的,在防尘盖的下端上设置排泄孔,将甩水槽甩出的杂质排出。
进一步的,排泄孔孔径至少为6mm,便于切削液及杂质的顺利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10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