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的气门座圈铰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0925.2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0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魏国强;马士来;周蓬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国强 |
主分类号: | B23D75/00 | 分类号: | B23D75/00;B23D77/1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驻马***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气门 座圈 铰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维修气门座专用道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的气门座圈铰刀。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达到大修时,需要对汽车发动机汽缸盖上的气门座圈进行修理。目前,我国大部分维修厂家在修复发动机气门座圈时,大多都采用手工研磨的方法,即先用专用铰刀铰削,再用研磨砂研磨。一般一个气门座圈需要20~30分钟才能研磨好,费工费时,往往质量无法保证,而且铰刀必须是专用的,不同尺寸的气门需要不同型号的铰刀,要维修各种汽车需要购买若干套不同尺寸的铰刀,耗资较大。例如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200420028396.2,授权公告号:CN2683294Y),公开了一种利用铰削和磨削进行手工汽车维修的气门座铰刀,包括刀杆和刀体构成的铰削、刀杆和金刚石砂轮构成的磨削,刀杆上部为横杆插孔,中部为安装刀体的通槽,下部为导向轴,刀体上焊接有双刀头和单刀头,且由锁紧母紧固刀体,磨削刀杆上部为横杆插孔及锁紧杆,下部为导向轴,且导向轴装有导向轴套,导向轴套的内径与导向轴滑配合,外径安装金刚石砂轮,通过导向轴套的外螺纹和锁紧杆的内螺纹卡紧金刚石砂轮,使得锁紧杆、金刚石砂轮、导向轴套连为一体,铰削快、手工刃磨可重复使用等,但其结构复杂,造成成本高,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我们提供一种操作便捷、一次成型、无需研磨、精确定位、永久性使用的可调的气门座圈铰刀。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计方案,一种可调的气门座圈铰刀,包含刀杆、铰刀、扭杆、锁紧螺母及导杆,其特征在于:刀杆上部设有扭杆插孔,刀杆下部设有铰刀座,铰刀座上设有安装铰刀的通槽,在通槽一侧设有用于安装固定锁紧螺母的螺纹,所述导杆的同一端设有螺纹和固定铰刀的通槽,铰刀座内部设有与导杆相匹配的螺纹孔,导杆通过螺纹安装固定在刀杆下部,所述刀体上设有合金单刀头。
所述扭杆通过刀杆上部的插孔垂直安装固定在刀杆上。
所述刀杆与铰刀座为一体。
所述导杆一端通过螺纹与刀杆下部的铰刀座固定,导杆通槽与铰刀座通槽成为一体,铰刀安装固定在通槽内,导杆尺寸与气门导杆的尺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手动可调的气门座圈铰刀,锁紧螺母固定铰刀,在一定范围内可调整,铰削出不同的直径,减少了铰刀的种类和数量,解决现有气门座圈铰刀种类多、操作程序复杂、成本高等弊端。
2. 本实用新型可调的气门座圈铰刀刀杆、扭杆与导杆均可安装拆卸,合金单刀头即调即用,具有操作便捷、一次成型、无需研磨、精确定位、永久性使用的优点。
3. 本实用新型可调的气门座圈铰刀成本低廉,制作方便,工作稳定,易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的气门座圈铰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标号1代表刀杆,标号2代表扭杆,标号3代表锁紧螺母,标号4代表铰刀,标号5代表铰刀座,标号6代表导杆。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可调的气门座圈铰刀,包含刀杆1、铰刀4、扭杆2、锁紧螺母3及导杆6,其特征在于:刀杆1上部设有扭杆2插孔,刀杆1下部设有铰刀座5,铰刀座5上设有安装铰刀4的通槽,在通槽一侧设有用于安装固定锁紧螺母3的螺纹,所述导杆6的同一端设有螺纹和固定铰刀4的通槽,铰刀座5内部设有与导杆6相匹配的螺纹孔,导杆6通过螺纹安装固定在刀杆1下部,所述铰刀4上设有合金单刀头。
所述扭杆2通过刀杆1上部的插孔垂直安装固定在刀杆1上。
所述刀杆1与铰刀座5为一体。
所述导杆6一端通过螺纹与刀杆1下部的铰刀座5固定,导杆6通槽与铰刀座5通槽成为一体,铰刀4安装固定在通槽内,导杆6尺寸与气门导杆的尺寸匹配。在使用工程中,可先用游标卡尺测量出气门座圈的直径,装配可调的气门座圈铰刀,调整铰刀4刀片与所需要铰削的气门座圈直径,旋紧锁紧螺母3,转动扭杆2,铰削气门座圈,在一定范围内可调整锁紧螺母3并铰削出不同的直径,减少了铰刀4的种类和数量,解决现有气门座圈铰刀种类多、操作程序复杂、成本高等弊端,可调的气门座圈铰刀刀杆1、扭杆2与导杆6均可安装拆卸,合金单刀头即调即用,具有操作便捷、一次成型、无需研磨、精确定位、永久性使用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国强,未经魏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09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蚊香剥离器
- 下一篇:P型硅衬底异质结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