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声光验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0695.X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2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谢春雷;詹文才;周丽雅;汤国文;张永记;何志甘;曾波;黄东方;陈一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55 | 分类号: | G01R19/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声光 验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验电器,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声光验电器,用于电力部门,如发电厂、变电所等单位检测高压供电线路或者高压电器设备是否带电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交流高压供电线路及高压电器设备涉及用户非常广泛,而且长期暴露于阳光下饱受风吹日晒雨淋,经常需要维护。在对高压供电线路或高压电器设备进行维护操作时,首先必须对高压供电线路或高压电器设备进行检测,看是否带电,然后再进行安全操作,一般的,该在线检测装置即为验电器。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各种验电器主要包括外壳、外壳内的检测电路、以及与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并伸出外壳前端的接触电极。其具有如下不足:1,需要手持该验电器进行操作,给操作者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2,外壳上一般开设有电池匣盖等窗,使得外壳容易进水,容易因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3,只能在检测的时候,操作者手持该验电器进行检测,而不能实现全天候的检测;4,不具有声光报警功能,不人性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声光验电器,对其内部电路以及外壳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声光验电器,包括验电装置和绝缘操作杆,所述验电装置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检测电路、以及与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并伸出外壳前端的接触电极;所述绝缘操作杆包括伸缩杆套管、固定杆以及设于固定杆顶部的叉头,所述外壳两侧还设有定位环,与所述叉头配合实现夹持。
进一步的,所述叉头是U型叉头,其两侧设有支杆,该支杆穿过定位环内侧实现夹持。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电极的自由端呈挂钩状,可直接悬挂于待测的高压供电线路的相应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验电装置还包括声光报警电路,所述声光报警电路与检测电路电连接,该声光报警电路用于指示高压供电线路的带电情况。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具有如下优点:对其内部电路进行改进,增设声光报警电路,使其具有声光报警功能;其外壳进行一体化制作,减少因漏电而发生的触电事故;将接触电极的自由端制成挂钩状,使其挂接于高压供电线路上,从而实现全天候的验电检测;增设一可伸缩的绝缘操作杆,将该验电器挂接于高压供电线路,从而避免人体直接接触验电器,保证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验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操作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作为一个具体实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声光验电器,包括验电装置100和绝缘操作杆200,所述验电装置100包括外壳101、设于外壳101内的检测电路、以及与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并伸出外壳前端的接触电极102;所述绝缘操作杆200包括伸缩杆套管201、固定杆202以及设于固定杆202顶部的叉头203,所述外壳101两侧还设有定位环103,与所述叉头203配合实现夹持。其中,所述叉头203是U型叉头,其两侧设有支杆2031,该支杆2031穿过定位环103内侧实现夹持。
另外,所述接触电极102的自由端呈挂钩状,可直接悬挂于待测的高压供电线路的相应位置处。
所述验电装置还包括声光报警电路,所述声光报警电路与检测电路电连接,该声光报警电路用于指示高压供电线路的带电情况。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未经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06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视频跟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