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单元一体化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0438.6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3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明;窦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达(姜堰)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10 | 分类号: | B01D6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一体化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单元一体化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膜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既有分离、浓缩、净化和脱盐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回收处理、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超纯净水等行业。膜技术被公认为21世纪最重要的新技术之一。
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及反渗透。目前膜分离应用行业推广的最大技术障碍是膜的污染。在膜分离元件膜芯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过程存在着与物料的相互接触以及对物料的截留作用而发生了污染,过滤效果明显下降,分离效果也发生改变,需要对其进行清洗,去除吸附或结合的污染物,使膜元件/膜芯性能得以恢复,保证其分离效果。目前污染的膜元件/膜芯的清洗方式主要是使用清洗药剂在设备上循环清洗,或取下膜元件/膜芯离线浸泡清洗。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700376U公开了一种反渗透膜在线自动清洗系统,包括与反渗透系统进水管道相连的清洗管道,所述的清洗管道上依次设有保安过滤器、清洗泵、清洗罐,所述的反渗透系统产水管道上设有一清洗回流管道与清洗罐相连。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线膜清洗技术,节省人工劳动,可快速、及时解决膜污染问题,克服离线膜清洗的缺点。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洗管道只与膜芯的一端相连,所以本清洗系统只能单方向清洗膜芯,不能彻底地去除膜芯中的污染物,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单元一体化检测设备,可正反双向清洗膜芯,能更加彻底地去除膜芯中的污染物,有效地延长膜芯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单元一体化检测设备,包括容置膜芯的膜壳、相连的管道和料液罐,所述管道利用两分配管分别与所述膜壳的两端相连,所述料液罐利用两浓缩液回料管分别与所述膜壳的两端相连,所述分配管和浓缩液回料管上均设有阀门。
上述的多单元一体化检测设备包括2~6个所述膜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膜壳的至少一端设有过料口,同端设置的分配管和浓缩液回料管具有与过料口相连的进出料支管,该进出料支管上设有阀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膜壳的一端与料液罐之间设有渗透液管道,该渗透液管道上设有流量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配管上设有流量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道上设有温度探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道上设有袋式过滤器和泵。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道的侧方并联有连接料液罐和管道的旁路,该旁路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膜壳上下设置,其内设有上下设置的膜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单元一体化检测设备包括4寸膜壳、6寸膜壳、8寸膜壳和一体式膜壳。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各分配管和浓缩液回料管上的阀门的开闭,实现膜芯的正反向清洗,能更加彻底地去除膜芯中的污染物,有效地延长膜芯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膜壳,与以往单组膜芯单独检测的系统相比,节省空间、节省资源,泵、料液罐、支架以及电控箱等都可以共用,可通过切换阀门实现多个膜芯的检测。
3.本实用新型在分配管上设有流量计,通过流量计的读数能直观地看出膜芯的受污染程度;如果用油漆检测的话,若流量计浑浊,说明膜芯渗漏;也在渗透液管道上设置了流量计,可通过对比清洗前、后流量计的读数,清楚地获知清洗结果。
4.本实用新型在管道上设有温度探头,利用温度探头检测出原液温度,并显示到电控箱内的仪表盘上,到达设定运行温度后,检测设备自动停机保护,以防温度过高损坏膜芯。
5.本实用新型在管道上设置了袋式过滤器,预先去除原液中的较大颗粒物等,保护膜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图;
其中:1、4寸膜壳;2、管道;3、料液罐;4、上分配管;5、下分配管;6、上浓缩液回料管;7、下浓缩液回料管、8、阀门;9、上进出料支管;10、下进出料支管;11、渗透液管道;12、流量计;13、温度探头;14、袋式过滤器;15、泵;16、旁路;17、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达(姜堰)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星达(姜堰)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04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途流体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催氧化二恶英处理装置